正在阅读:湖南安化《吴兴姚氏族谱》2019年七修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各地祭舜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湖南安化《吴兴姚氏族谱》2019年七修版

转载 姚彬2021/11/19 02:08:4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世界姚氏文化 120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世界姚氏: sjyszq 展示家族辉煌历史 激励子孙继往开来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供谱/姚险峰 整理/姚波




前   言


时逢盛世、民族强盛、文化自信、中华复兴,吾湘益安化姚氏七修家乘恰踏东风,傍祖宗德福,应族人心声,历经三年艰辛, 终于谱谍告成,特述前言。

族人广叙:常阅旧谱、思绪万千,原修谱牒、仅一房之亲、支系单纯、格曲各异,风格欠缺,实宜完善,以耀安化怏怏姚族。

今七修族谱,取原各修谱牒之精华,广泛联络全宗合谱,弥补缺陷。现已将念华公裔攀龙房、登龙房、仕龙房,基逊公裔德颐房、德顺房、德颀房,二公六房,全部整合,制为通谱:合字派、合派序,尽求完整,且得各房族人赞誉,深得宗亲佳评。“七修” 之功绩,流芳百世,相传万代。

附:君阅谱牒内容,若有疑惑之处,请看《后语》以得释疑。



七修总序


公元二 O 一七年丁酉公历三月五号,农历二月初八日,姚氏宗亲会、姚氏族人首领姚真祥(田文人退休校长)主持了姚氏七修族谱筹备大会,任命姚浩人为安化姚氏七修族谱主修、办公室主任,全权负责七修族谱的编修,即日起,姚氏七修族谱正式启动。
历经三年的努力,终于大功告成——安化姚氏七修族谱完整、完美地跟宗亲见面了,这一伟大的成绩,归根于姚氏祖宗的庇佑, 归根于姚氏宗亲会、姚氏族委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归根于姚氏族谱筹备会、倡修人的明理决策、归根于全体编修人员的辛勤付出、归根于全族宗亲的积极配合、归根于姚氏能人贤仕的大力帮助、归根于姚氏各修,历届谱牒留下的宝贵资料、归根于上届谱牒编修元老的辅导。

安化姚氏七修办公室二 O 一九年己亥冬月



七修谱序之(二)


吾七修族谱,继承了我国谱学文化传承。即沿革欧苏二式之格局,以族为干、房为枝、户为叶,如参天之木,一脉相通,恰似古代宗制,昭穆有序。又与时具进,大胆创新,采用横排格式, 白话文体,简化文字,与现代书籍一样,通俗易懂。谱牒内容丰富, 有记国之历史、有记祖源族史、族之发展、裔孙分布。历朝历代名人轶事,以供后代学而仿效,启迪后世嗣孙缅怀先祖,弘扬祖德, 让姚氏家族兴旺发达,永不衰败。
天下姚人是一家,吾太始祖,舜帝不但是我姚姓始祖,繁衍多姓,陈、田、吴、邱、胡、妫、满、同是重华一脉而出,也就是吾中华大国的共同始祖。
吾始迁湖南祖衅禄公,原籍江西吉安泰和圳上,由县令升中宪大夫任宝庆府太守,能组卜居益水,六传舜彩(念华公)迁安化九渡水,日益繁衍,发祥三省八县,星罗棋布。
南宋时期,江苏一姚祖名曰寿公,居昆山之石浦,传至三十二世,基逊公配田氏所生二子逢龙、逢虎。长子逢龙配刘氏生三子,德颐、德顺、德颀,寿公世代均为宋官,斗转星移,宋朝殁落,无室方兴。逢龙公不欲身仕二主,命三位公子迁徙。因此, 德颐携弟顺、颀遵父命,举家迁徙安化栗林方井隐居。数年后, 颐公喜芙蓉之挺拔,择山下壁岩溪而居,子孙分居于太平、大福、东山归化一带。
顺公恋伊水清澈,居仙溪大桥,九龙之畔。
颀公裔经商皮货迁上梅桥市(如今的连源市桥头河镇 ) 三公裔居梅山而日益繁衍发展,总称为基逊公裔。同朝同代且有祖华公者与念华公亲如兄弟,结金兰之好,于梅城街太平段共修庄园, 店铺,于大桥、仙溪、九龙、大福共置山河田地,亲如一家。
民国二十二年,念华公裔听秋、沅荪、克勤等人与基逊公裔太生公派下禀生、舣亭、惠楼等谋及合谱,乃安化姚氏五修也, 本修时代,基逊公位下德颐公裔未曾参与,甚为憾事。
可喜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族旺丁兴,国之传统文化、族之家传得以复兴,家族观念 、氏族亲情逐渐浓厚,丁酉之岁秋月时分,念华公裔孙,守堂、浩人与基逊公裔协和、建光倡导重修姚氏族谱,全面合并,口号提出,全宗赞同,积极响应,历经三年辛勤,七修谱牒一气呵成。 
吾“七修”全称为吴兴堂安化姚氏七修族谱,本修是前所未有的安化姚氏大合谱,念华裔、基逊公裔二公六房合族合谱合字派合派序,全面谋合,实可喜、实可贺。
吾七修这一伟大功绩,千秋赞颂,万代相传。




七修谱序之(三)


吴兴堂安化姚氏七修族谱经过三年努力编修完工。前有六修, 为何七修,并非多此一举,有以下二个原因:第一:安化姚氏为两大体系,一支是六亭公裔念华公世系,另一支是江苏昆山祖基逊公裔世系。两公世系各有三大房支,居住分散,谱牒各修,仅一房之亲。先说念华公裔,公元 1996 年丙子,由通溪绍余主持六修,各地各支,思想各异,意见分歧,里稼淑春先生,另修诰公一房支谱,仙溪仁范先生另修次孙公一小房支谱,仙溪街铨公孙九龙策公裔孙依附基逊公,九龙基逊公裔顺公子孙以乐昆道舟于一九九六年丙子主持修六修谱,也没有把长兄颐公裔拉入合谱, 清塘大付颐公裔经修三修、四修也没有与顺公、颀公合谱。安化姚氏一团散渣,安化族谱,各房各异,世系不清,房支散乱,实为吾吴兴望郡之耻辱,实为吾安化姚氏之悲哀。
其二:继承六修遗风,完成前辈遗愿。念华公裔六修山
口谱《后记》写道:“族中人士意见分歧,筑含道谋,难求一致, 更有人居心叵测,从中作梗,给六修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六修遗玉漏珠,谱无完整,这是六修最大的遗憾。希望将来从事七修的后代,以此为戒,把念华公祖系编修全面,把安化姚氏全面谋合,修一套完美的谱牒。
多么令人心痛的一段话,指出了六修之缺陷,诉说了六修之艰难。同时向七修提出了由衷告诫,寄托了殷切地希望,奉告前辈, 七修不负所托,完成了您的心愿。
本着以上二个原因,我者开展了七修,为姚氏争气,为姚人争光,为子孙万代造福——姚氏族谱——姚氏宝典告成。
三年的光阴,三年的艰辛,三年是个漫长的岁月,为何三年, 本不想说,可我还是要说,
一、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代的人,对传统文化懂的不多,文言文学得少 ,谱学很是陌生。我受全宗族人之推举,主持七修这一伟大的使命,我是提着心,吊着胆接受的。因为我十余年学历未读过谱书,四十载教龄未曾见过族谱教科书。六修谱时,吾父协修参与,我从未过问,既然接受了任务,就要不负众望, 不懂就学,世间之事,只有学而之知,哪有生而之知。论语《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我学,从学开始,我看完山口六修谱,理清自己的世系,再全盘剖析,心中有谱了,再学九龙谱,读懂基逊公谱,在九龙姚高远家借五修老谱,残缺不全,又去大福坪姚俊新处借一套五修老谱, 一房一房,一本一本,细心读,刻苦研究,一人苦学无趣味,一己之力难撑天,不如招点同学来,先寻得两位贤士,一位是书香门第英才校长之子姚险峰,一位是同事姚金榜。三人同行,必有吾师矣。三人共同学习老谱,一同共商七修大事,互敬互学,有商有量,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轰轰烈烈展开了七修。
七修任务之重、琐事之多,三人力不从心,面向全县各村地域寻贤士,开展草谱登记,圣贤难找,义士难寻,有年老者力不从心,有富翁者,他要益享天年,有中年者,继续为小康而奋斗, 年轻者更要外出创业立乾坤。费尽几多周折,流连忘返他村,可谓好似刘备访诸葛,三顾茅芦用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先寻得了各地负责人与草谱登记人员,后从中挑选了十位精英参与主修(详见另章,七修工作人员表),险与金,左臂右膀,强于我、胜于我、功大于我,他俩是当今之贤士,是七修之功臣,是全宗之佼者,是族人之楷模也。             
六修时矛盾也是七修的问题 , 六修时的困难同样是七修的困难 , 七修不但要解决六修遗留的问题 , 而且要解决处理新问题 , 六修谱牒中有很多错误 , 要通过查五修才能予以纠正。各地有部分未入六修的宗亲 , 要通过五修谱才能为他们接上根来 , 更为难的是六修已入谱者, 他只知道六修至今只有二十三年, 不需要修。他可不知道 , 七修的整体计划是大合谱 , 纸谱和电子谱一齐修 , 宗亲们对七修的认识不足 , 也有的甚至怀疑七修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总的来说 , 宗人无大族观念 , 缺整体认识 , 更谈不上互信意识 , 使得草谱工作进度缓慢 , 面对这些重大问题 , 我们深入各地到群众中去 , 可是谁听你说 , 说给谁听 , 你去做工作 , 还得要大家给你平台和机会 . 为此,我们第一就是争取当地领导,德高望重的,有权威的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比如最有成效的长通宗亲代表大会,就是正初支书和村委姚姓领导们的杰作.借此一页,以表衷心感谢.以长通会议模式,与全宗族人沟通,留连忘返,全县各地,尊长者,拜师者,认亲者,交友者,求得互信,以得帮助, 一团和气是根本,苦口婆心众顺从,哪个地方不是去几次,哪户人家不是麻烦有几回,族谱工作人员的辛勤程度实难衡量,用一首诗来描述一下:                            
《七律》修家乘
吾修族谱付辛勤 恰似红军过长征涉水寒观湍水急 跋山且看险高峰毛公革命为民众 我辑家乘理宗根祖德流芳传万代 七修谱牒启嗣孙
(注:毛公即毛泽东主席,辑:编辑,乘即家谱)
本文谱序之三,并非诉说我们修谱之苦楚,全文贯穿着几个道理。一、证实了论语《为学》的真理,激励后人“学”与“为”。二、说明 “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成”之真理。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我忍,面对意见分歧,我让,耐心解释,以求得共识,面对工作繁重,任务之大,我以红军长征为榜样,面对难题, 我攻,以毛伟人语录、诗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伟大诗篇给自己打气加油。“学”、“为”、“忍”、“让”、“和”, 这五个字启迪我,指导我把七谱修成了,这就是我谱序之三的思想主题。                     

六亭公裔第二十六世孙 绾房 浩人谨誌        


七修家谱序言


越时空星移斗转,逢盛世国泰民安。泽被百姓,惠及黎民。族中贤达,恐祖德之不立,懿范之将湮;忧沧桑巨变,世系既久, 代远年湮,枝繁派广,后世子孙以亲枝为陌路,视近族为途人。倡七修之家乘,拾六修之遗漏。

国家有史,鉴古今兴衰而警世人;地方有志,明沿革而晓人情风土;家族有谱,别亲疏而睦宗亲。兴修谱牒,先祖嘉言懿行得以昭彰,家族世系得以查考。亲族齿序而井然,后世孝悌而有序。了解家族渊源,共享先人荫德。滚滚红尘浪淘尽,千古先贤千古情。谨言慎行,步先人之足迹,厚德载物,启来者于征途。          

若夫,姚氏之渊源,前人之述备矣。无需赘述耳。然则今人之信息难以搜索,行踪不定,流动异常,或仕途通达而定居于他乡;或从戎报国而旅居于异地;或闯荡江湖而寄迹于偏远;或驰骋商海而寓居于闹市。居地纷繁,遍布全国,联谊互动,谈何容易!甚幸各位编修,不辞劳苦,或电话联系,或网上搜寻,或追踪查找, 或异地采访,遭冷眼而无怨,听闲言以坦然。踏破铁鞋,磨破嘴皮, 同心合力,矢慎矢真,对宗亲之男娶女适,功显事迹,生死时日, 坟向墓址,无不尽量搜集,悉心采访,详加纂辑,务令昭穆不紊, 世系厘然。 

族之名公,命余编修,而余不敢允命也,余之一生,历尽坎坷, 求学路上,适逢十年浩劫,在崇尚交白卷的年代虚度黄金岁月, 工作期间,在无所作为中徜徉人生,岁月不留情,人将老之至, 恐心力不支而辱使命,遗珠漏玉而愧宗亲。上愧于先祖,下不惠后人,贸然领命,无疑素餐尸位,滥竽充数耳。故不敢就编撰之位也。有愧先祖之德,实负族望之殷。

余德薄识浅,砚田不丰,狂瞽之见难免,遗珠之叹犹存。掘笔难述先祖之嘉言懿德,短序不穷吾氏之荟萃人文。余今喜作家谱序,续写华章看后生。是为序。            


绍房裔二十六世孙协仁谨撰公元二 O—八年戊戌岁四月



七修感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族的起源,族是家的总汇, 谱是族的史志,是族人了解祖源,增进族谊的指南,是社会发展的见证,是国史的补充。 
谱学起源于宋代,由欧苏二氏创建谱学,“国谱废而家谱兴”,由于封建文化的局限性,并没有很快普及,经过几百年的缓慢发展,直至明清时期才得以推广,并成为一种谱学文化。我姚氏族谱记载是较早较细的。纪自六亭公在宋高宗丙子(1156)出生于江西吉安,五十岁致仕(1206)官至宝庆太守,解组后定居益阳, 自此天潢派演,萌蘖藩滋,逐渐发展成益阳地方的一大家族。经六传至念华公,在宋末元初迁居安化九渡水,乃为安化姚氏的祖源之一。自此虽有详细记载,但无系统的谱牒,直至康熙壬午
(1702)元升公竞毕生之力方始完成一修草谍。经历代先人三百多年的努力,至今续修七屈,真实记录了安化姚氏的发展过程。不象某些族谱,将祖源追溯到隋唐,甚至晋汉,以某个历史名人为一代始祖,其下却空白几十代,直至若干年后,才详细记录。因此,族谱必须符合历史,要真实可信。                
族谱已续七屈,德生不才,可生逢其时,有幸两屈见证了修辑家乘的盛举,六修已矣,无复赘言,此次修撰编委诸君尊我是六修旧人,委以指导之责,皆因年老身残,实属有心无力,未能稍效微劳,既愧对先人,更有负信托。幸有编委诸君的辛勤努力, 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全面细致,使族谱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并弥补了六修遗珠漏玉之憾,实乃祖先之荣光,后代之福祉,幸甚!                    
主房裔 廿六世孙德生于己亥冬月


安化姚氏各届族谱主修人员表



(一)六亭公念华祖系



第一修:清康熙四十八年壬午,创始人元升公            

第二修:清乾隆 28 年,甲午,主修:四聪、听思、振天、海南、循五公创始,丽都公续成。                     

第三修:清咸丰 9 年庚申公元 1859 年。

编修:惠楼、奉曾、大昌、际唐;主修:浩林、周武等,蒲臣公董事。

第四修:清光绪 22 年,丙申,公元 1896 年。



总修:辛夫、椒卿等。                     

主修:盖英、汉槎等。                     



编修:遇园、澍臣、听秋等。                            

第五修:民国 22 癸酉,公元 1933 年。                            

总修:听秋、沅荪、纪云、湘林等。                            

主修:克勤、照初、佐堂、茂林等。                            

历经三年,与宁乡登龙公合谱,与九龙基逊公德顺房合谱, 与益阳念达公裔合派。            

第六修:公元 1996 年丙子。             

总修:敬安、耀阶、察伦、绍余、海波、长生、守受、友山、德山、子濂、启庭、稻初、梅丰、立生、梅初、义生、国夫、再生、桂元、佑元、冬生、俊才、阳初、子怀、俊兴、柏华、可中、巨初、德秋、蒲苏、佑中、立三、儒山、福林、旭辉、命祥、开明、宝春、再生。 


二)基逊公德顺房六修

公元 1996 年丙子            

总修:乐昆、道舟、书生。

主修:位卿、升平、建光。

协修:楚保、达才、云谱、国元。

监修:自强、世才、如陔、新时。

编修:如陔、协清、自强、国宗、云谱、志祥、懋辉、佐清、颂平、贻章、新时、养正、金台、方元、干臣、道舟、仕元、仁辉、吕初、高、道夫、守元、美林、华祝、安保、达才。      

与连源德颀房合谱,历经一年完成。                            

                    

(三)基逊公德颐房四修谱

公元一九五一年辛卯          

倡修:富章、尧书。          

主修:振阶、裕生、上珍。

撰修:巨文、新民。          

监修:沛生、国新。          

房修:匀之、培生、祖德、雨初、国才、求安、访奎、伟峰、四峰、寿元、古舜、晓云、均初、慧珍。                            

协修:均之、又生、顺才、志斌、电云、长林、三峰、湘远。 


(吴兴堂安化姚氏七修族谱

通 则



一、谱牒形式
纸谱采用 16 开 70 克书纸横排藤式版,装订为精装本卷集, 美观大方,内容用现代汉语表达,应用标准简化字体(电脑打印不出来的异体字用同间或同义字代替;派序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其它数字用汉字)。              
二、电子谱
将已完善的纸谱内容经过技术加工后制成电子谱,存档于姚网,长期应用。并设置管理站,推行管理员,长期操作,永远使用。            
三、谱牒范围
1、记载江西元通公五代发脉,编修以衅禄公(即六亭公) 为一世祖发派下后裔全部人丁。                            
2、编修江苏姚氏昆山祖寿公发脉,基逊公派下,德颐、德顺、德颀公后裔全部人丁。                    
将安化姚氏合为一体,编修一套完整的姚氏族谱。                   
四、谱卷编排
1、六亭公裔,念华祖系,编为2-11 卷,综合各地各修散谱内容, 按房系分拣,是何房就编入何房,干枝清楚、枝叶分明。   
2、基逊公裔,德颐房、德顺房、德颀房三房归总,编成一本, 为总第 12 卷。                     
五、编修细规
1、格式                            
按现代书写习惯,从左至右横排横写,运用现代标准简化字体,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其它数字文字均用汉数字。                   
2、细规                            
⑴凡入谱人丁,男丁要有派名,字号、学历、职务;⑵招婿女要取派名,上字号;⑶招婿不写招赘,统写配,招赘男改姓是否随主愿;⑷配媳女写全称是否随主愿,详写略写随主愿(因牵涉个人隐私);⑸抚子,他姓从姚者入谱,派系从父;⑹招赘者, 其子女派系从母,从父姓子女,注明“从父姓”;⑺姚姓被姚姓招赘者,派系从女,改名字是否随主愿;⑻姚姓到他姓入赘者, 其子女姓姚者可以入谱,本人不改他姓者可以入谱;⑼同姓依法结婚者,男到女家派系从女,女到男家,派系从男;⑽失联者无法入谱;⑾查无后嗣的房派不再入谱;⑿一子双祧者双方入谱, 单方收费;⒀散居外地者,通知该亲属联系,力争电话、微信联系入谱,失联者无法寻找入谱;⒁不自愿者不强迫入谱;⒂不交入谱人丁费者不入谱;⒃五保户、特大天灾人祸者酌情免费入谱;⒄已死亡者,出嫁之女免费入谱,但不占独格;⒅凡入谱者,详细记载出生年月日时。亡者记载生庚、殁庚、葬山、山向有无碑记。配媳写全称、哪里人、哪个之女(详写与略写也随主愿)。出嫁之女,写明嫁何地何人,适向清楚。多子女者,按长次登记在一个版区,先登子,后登女,按户头空一格,便于查阅。
六、传志赞范围
为宣扬舜帝之德孝文化,继承优良传统,下列人员可写传、志、赞。
1、历届谱牒中的功勋人士;                     
2、为中国革命牺牲,已授予烈士称号者;                   
3、有重大创造发明,享有专利者;                            
4、县志上立传者,对社会有重大贡献者;                   
5、善举多多者,艰苦创业为国为民立功者;                
6、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已获教授、博士、导师学位者;
7、对家族大事、桑梓公益有较大贡献者。                   
为姚氏宗祠出力出资的宗亲,一时未了解全面,以后刊登于
《姚氏宗祠》一书和功德丰碑予以表彰。                            
七、修族谱的收费标准与谱本发放
按现有人口每丁收费 40 元,十五人左右,配谱卷一本(独房户与偏远户适当放宽),自增房谱每本收费一百元,并配送首卷一本。
八、经费管理
选举会计、出纳、制订财经制度。
九、工作步骤
1、筹备步骤                    
   组织骨干成立编修办公室
2、深入小村,探讨合谱民意 物色各小村负责人。 
3、试点培养发现草谱登记人才。                            
4、召开各地宗亲代表大会,全面发动草谱登记并收取人丁费。  
5、办公室人员到各地去发动合谱工作和辅导各地负责人进行草谱登记,解决疑难问题。                            
6、健全编修委员会领导班子,选出主编人员,由主编人员负责各卷集编修,整理核对草谱的准确度。                            
7、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全面开展,编修 正谱工作。
8、联系最好的印刷厂打印谱本,先打样谱,样谱打印出来后, 仔细核对无 错后再打印正谱,正谱打印后再检阅校正。
9、主编人员辅导各地负责人做好谱书分配工作,填好申报表。         十、发谱庆功大会
安化姚氏七修族谱筹备会安化姚氏七修族谱办公室 
公元二 O 一七年丁酉岁冬月


七修资料来源



安化姚氏族谱历经六届编修,为本届七修保留了宝贵的资料, 本届七修资料,家史依据依仗于前五修、六修,本届认定,前六修资料数据,祖源考证等是基本准确的。                            

一修是吾十七世祖起,元升公所创,时间是清康熙 48 年壬午, 公元一七一零年。                            

二修是乾隆二十八年甲申,公元 1763 年循五公所创,丽都公续成。

三修是清咸丰 9 年庚申,公元 1859 年蒲臣公董其事。

四修是清光绪 22 年丙申,公元 1896 年辛夫七人等编修。

五修是民国 22 年癸酉,公元 1933 年,听修十人历经三年, 付之辛劳告成,五修与宁乡登龙公,九龙基逊公合谱(德顺公) 与益阳念达公合派,即守道如珍友合起。五修资料,依仗于前四修, 并且经宁乡、益阳等地确认。

六修于公元 1996 年丙子,由几位饱读诗书的老教师和学识渊博的老干部组成的编修班子,仅几月时间修成,六修元老挖掘了民间幸存的老资料,弥补了五修缺陷,充实六修谱牒内容,前六修资料为本修所用。


祖源考证之二(六亭公)

始迁湖南益阳一世祖衅禄,字在中(再中),号六亭,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斜柳湾,宋宁宗二年丙寅,公元 1195 年授顺天府宛平县(当时属于北京)县令,当年 40 岁,后迁山西平阳府治中(保管案卷的文书),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 1225 年乙酉钦派湖南宝庆府,当时口称(号称)知府或太守,当年 69 岁,绍定元年戊子公元 1228 年,授封为中宪大夫(宋金辽置五品官阶,当年 69-72 岁。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 1234 年,元人与宋开战,端平嘉熙间,公元 1237 年,解组卜居益阳,永乐标公嘴,当年81 岁。宋理宗十三年戊戌公元 1238 年九月十六未时寿终,享年82 岁。
知战事紧张而退避,1234-1238 四年之备,预先寻得安身之处,为明智之举也。为怀念宝庆六亭山之故居,又为防元人加害,自号六亭,退避隐居,不欲身仕二主,其子孙念诗书练字画,寡闻政事,巧避锋芒,乃吾公之睿智也。
查阅安化姚氏一修至六修谱牒,又学习桃江仕龙公老谱,再读益阳祖源地资料,故溯江西祖源为之确凿,不可湮没,承先辈之遗例,乃以六亭公为序,第一派始祖而荣耀。


祖源考证之三(念华公)


时代变迁,斗转星移,宋朝殁落,元室方兴,自一世祖六亭公审时审度,侨寓益邑后,为保全后裔世系繁衍,其嗣孙分散而居,有居益黄茅冲者,九子冲、杉木桥、贺家桥及桃江者,传至六代,念派、达公居益邑,道公居益邑享堂山一带,文公迁汉寿, 子孙繁衍,如今之姚家邨是也,才公迁湘乡、常德带,念华公迁安化。
始迁安化祖念华,字舜彩,由益阳城北水白银城桥迁安化九渡水,七世祖宗季,于元至十六丙申携子攀龙、登龙、仕龙等架竹排顺伊水而下,择山口雾泉旧寺坪(如今瓦子坪)而居。从此, 劈荒、种植、耕耘、兴家、立业,子孙聪颖睿智,有文人太学生, 有助明伐元的武将、有富商、有艺人。名谓三宗(宗季、宗礼、宗发)崛起,五龙迭兴(登龙、攀龙、仕龙、从龙、飞龙),瓜绵椒衍,至今嗣孙星罗棋布,祥发宁乡、桃江、常德等多个县郡, 辈辈有贤仕,代代有能人。
  
祖源考证之四(基逊公)

始迁湖南安化基逊公裔——德颐、德顺、德颀公
江苏昆山姚氏始祖寿公,传至第三十二世,基逊,字星平, 配田氏,生二子,逢龙、逢虎居原籍,后无详细记载。
逢龙配刘氏生子三,德颐、德顺、德颀,原籍江苏昆山县, 于明朝永乐年间,三兄弟同迁湖南安化县栗林方井,数年后,逢龙长子德颐迁梅城壁崖溪祥发清塘,大付东山,庭卿七世孙必训迁陕西,子孙兴隆。              
逢龙次子德顺后裔居仙溪,九龙,芙蓉等地。 
逢龙三子德颀其后裔于武派武文公迁桥市,如今连源桥头河镇。
今日七修迁陕西宗亲未曾联上,实为憾事,三公后裔相聚于七修谱牒第十二卷,为安化姚氏家族之一大房支,可喜可贺也。 


七修捐献芳名录


芳名

金额

居地

芳名

金额

居地

姚共和

10000

柳溪

姚巍

500

新竹

姚跃群

10000

柳溪

姚建秋

2000

娄底

姚命阳

1400

宁乡沩山

姚光明

1000

横市

姚蓉

1000

九龙

姚科为

1000

横市

姚宽保

2000

先锋

姚冠军

2000

横市

姚石平

2000

田庄

姚军良

500

江西

姚爱群

2000

田庄

姚金元

300

江西

姚育云

2000

田庄

姚富春

300

江西

姚谷丰

1000

杨台

姚再科

400

利民朝阳

姚勇刚

1000

柳溪

姚新科

500

利民朝阳

姚建宏

1000

柳溪

姚子辉

3000

利民朝阳

姚伏中

1000

柳溪

姚有明

500

利民栗塘

姚梵生

600

柳溪

姚命军

1000

横市人居

海南

姚黎明

1000

柳溪

姚子健

500

横市

姚苏

1000

柳溪

姚平

200

宁乡居大

通湖

姚文天

1000

沿右

姚新明

500

利民包家

姚飞天

1000

沿右

姚旭辉

200

利民

姚红玉

1000

沿右

姚胜科

500

横市

姚立群

500

沿右

姚礼

500

利民包家

姚庆丰

500

新竹

姚华春

200

江西

姚益群

500

里家

姚名扬

100

九龙


六修谱序(总)

我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远在四千多年前——古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这就是我姓的祖根。据史载:舜是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尧因四岳(四方部落联盟领袖)的推荐,命舜摄政。舜巡行四方,消灭四凶(鲧、共工、鹳兜、三苗)。因而天下大治。尧去世后,舜受禅即位,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在位四十八年,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舜是一位事亲至孝的君主,以孝治天下, 万民拥戴。他的后嗣分封各地,衍为九族,散为七姓。大都以封地受姓。如陈、田、吴、邱等姓,都脉出有虞。
我吴兴始祖衅禄公(六亭公),于宋中叶升宝庆府太守,由江西迁湖南。晚年游资江,爱其山水,遂卜居益阳。六传至舜彩公(念华公),由益阳迁安化定居。从此天潢派演。萌蘖藩滋,逐渐形成我姓一大分宗。现在,华公子孙,已遍布安化、宁乡、桃江、常德、桃源等地,散居省外各地都也为数不少。
我姓族谱,从清康熙 48 年(1710)壬午起,已连续五次修辑。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修至今,已六十三年了。其间,沧桑变幻,旷代遥遥,历届谱牒,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付之浩劫残灰!更由于人们宗族观念的淡薄,续修之事,也就无人谈及。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真是国泰民安少有的盛期。于是,人们怀祖敬宗之心,油然复生。去年腊月, 敬安、海波、守受、跃阶等人倡议六修族谱。旋即召开各房代表会议,组织筹备机构,开始调查、宣传发动。今年三月十日(农历正月二十一),正式成立六修办公室,即日开始办公。编修人员着手收集五修旧谱。遍访境内各房,旧谱大都销毁殆尽。少数幸存者也残缺不齐。最后于田文村赞臣家得一箱族谱。硕果仅存,我们喜不自胜。仔细清查,又缺二本,复于千丘蒲苏家得此二本。至此已获五修完牒一套。有了这套完整的族谱,新修族谱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在短短的十多天内,就理清了全族房派家系,制成并打印成世系表。凭此表分块分房全面开展草谱登记,同时收取丁费。紧接着誊写谱稿,经过紧张的缮写、校对、整理以及撰写文汇,前后不足半年,已脱稿付梓。总计全套族谱十卷,共五百三十多万字。是名副其实的宏编巨籍。如此既浩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进度之快,实属罕见。这是全体人员认真负责、不辞劳苦的结果。常驻办公人员,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最年轻的也已年过半百。我们劳怨不辞,毁誉不计,得失不顾,名利不图。有的不畏寒暑,忙碌奔波;有的伏案笔耕, 呕心沥血;有的口释疑而舌敝唇焦;有的则带病工作而不离职守。谨小慎微,一丝不苟。有人善意笑我们这些老人为修谱入魔了。放着现成的清福不享,还这样操劳费神,是祖宗的默荫?还是心灵的感触?真不可思议!的确,连我们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完成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的一片真诚之心和忘我工作的实际行动,终于赢得了全体族人的依赖与支持;即使少数持怀疑态度的人,也逐渐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正当收族即将结束之际, 原来不自愿入谱者,又纷纷主动交费造册。从而使六修谱牒更加完善,入谱人数达一万三千余人。
分管各房各地的主修、监修和协修人员,在六修工作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他们挨家挨户,登门造册收款 , 脚忙手忙口更忙。即受到热心者的感激支持 , 也遭到不义者的冷言奚落 ! 他们矢慎矢勤, 任劳任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 真是可钦可佩。总之 , 六修谱牒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能使我们克服重重困难 , 最终达到成功彼岸的原动力是全体族人的殷切期望和全力支持以及热情的鼓励。
不到一年的时间 , 六修族谱大功告成!今天 , 我们面对一册册装订精致、内容新颖的谱牒,在感到由衷的欣慰之余 , 回顾这段不平凡的艰辛历程 , 犹令人惶惑不已 ! 编修过程中,有内部的疑虑重重 , 也有外来的干扰和压力,我们忍辱负重 , 力排邪议以底于成。它凝聚着全体工作人员多少心血和汗水!
在封建社会里,谱牒历来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 作为维护其阶级利益的工具。新谱,就力求剔除旧谱中的封建糟粕 , 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 ; 我们不守典泥旧,没有完全沿袭欧苏二式的格局,内容有所创新, 形式有所改革。但也本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宗旨和遵循尊重历史、客观真实的原则 , 还保留了旧谱中的某些内容和形式。新谱虽按家系横排,但其世系齿序,仍取欧苏二式之长。以族为干,以房为枝,以户为麋。竖可以溯本及末,横可以从枝到叶。一脉相承,昭穆有序,一房 1 户,璧合珠联。卷前还加编了目录 , 查阅方便。
旧谱中不适时宜的内容, 如“御诏”、“族规家法”、“服制”、“坟山图 " 界”等已无现实意义 , 此次不再续刊 ; 新增了“祖源考证”、“祖训拾遗”、“合族公约”和全族人口、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居地分布等内容 , 后人一览,便知我族概况。族谱中新增了这些内容 , 实际上就等于族史或族志了。它既是一种大众史,也是一种史料的储存 , 能补方志之不及。它既可以起到缅怀祖先、弘扬祖德的作用 ; 也可以引导族人树立新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 更便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回大陆寻根觅祖。进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造成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平统一祖国 , 都是很有俾益的。
我姚氏家族 , 历史悠久 , 代有闻人。上历商周秦汉,下及唐宋元明清。衣冠相望,庠序盈门。不但倾动当时 , 而且流芳后世。有的以政绩著卓 , 如姚崇为名宰相 , 辅唐玄宗五年 , 旧史称其执政时期为“开元之治”, 其勋功伟业 , 显赫当朝 ; 有的以文学著称 , 如思廉继父志撰梁、陈二书,世称有班马才 ; 清古文名家姚鼐为桐城派始祖 , 经典文献 , 传颂千古。唐书正史,都有专载。曾获“锦江世第,梁国家声”的殊荣。近代以来,我姓族裔为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谱写岀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绾房裔炳南烈士 , 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是我族近代杰出的后裔 , 是我全族的骄傲。
我们的祖祖辈辈,为开创他们的未来世界, 披荆斩棘,茹苦含辛,甚至鞠躬尽瘁,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物质财富。今天,我们继承下来的山山水水,乃至一草一木,无不洒下了我们祖先的血汗!没有列祖列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为人子者, 能不饮水思源 ? 现在 , 在祖国的建设大潮中,我衅禄公后裔 , 踏着先祖的脚印,同样在各条战线上忠贞职守 , 奋起拼搏。有各级党、政、军干部 , 有科学家、企业家,有教师、医生等等。不少人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 这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但我族后裔,大多集居山区 , 经济还不十分发达 , 较之先进地区,仍有很大左岸。这固然是受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约制,但也不排除我们自身过来不重视教育, 文化素质低下这一人为因素。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情况有了可喜的变化。
通过六修统计,发现出国深造的已有四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族裔达三百九十人,其中本科毕业生八十四人,研究生六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在谱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左右。这些数字表明 , 我族裔开始重视教育 , 并懂得了科教兴邦,科技致富的道理 ; 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首先富裕起来的房户,也如雨后春笋。前景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但愿我六亭公后裔再接再励,急起直追。同全国人民一道 , 抓住经济开发政策的机遇 , 发挥我们山区的优势,继承和发扬祖先艰苦创业的精神,为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造福子孙后代努力奋斗!
 公元一九九六年丙子十月六修编者



一修谱序(清康熙壬午)

盖闻山之发也原于昆仑,水之发也源于星宿。迨后延而为岳, 延而为海,又延而为万壑千峰。其支分派别 , 不胜指数。苟不得舆图而览之,鲜有不忘夫所谓昆仑与星宿者,然后知舆图为山水之谱也。而人之于祖,其谱顾可略乎哉?

予自少而壮,自壮而老,其于先后间,无能为之光裕,其抱憾殊深也。今老矣,夫复何言?第忆少时从先人于岁时伏腊,燕(通宴)诸同姓,少长咸集,予执鮮(zhì 古代酒器)于其间,诸君子举樽相属曰 :“吾宗之所恨者,世传之谱未辑修也。犹幸传家之忠孝,绍庭之诗礼如故也。不然,何以有如之瓞瓞彬彬乎?以视世之操铁卷丹书,而叹人文之廖落者,大相径庭也。”予窃讶之。因肃然进而问曰:“夫谱之未辑也,何故 ?”曰:“数百年来,岂真以谱牒委诸草莽而篡修无人乎?其  苦于兵燹(xiǎn 兵燹,指因战乱所受到的焚烧破坏)之频仍,奈何 ?”曰:“然则,何以知其忠孝不坠乎 ?”曰  :“若姚崇之号救时,姚宪之知枢密,姚坦之谏止血山,姚枢之表章经学,代远年湮,姑不具论。即世祖衅禄,循良善积,间出燕楚遗书 , 而廷曙、攀龙二公,奋勇先朝 , 垂勋竹帛,此古今一大谱也。不即为吾宗之世谱欤?”更进而询曰:“又何以知诗礼无恙乎?”曰 :“子欲识昔之盛何,观今之绍庭继序,而敦诗说礼者代不乏人,则其所从来固可推矣。”予遂肃然退,穆然思曰 :“吾宗之谱不患其难集也。”因援笔而志之。如是者有年,始以老成之明训,继寻灰烬之残篇,而又谘访参考又有年,迄于今已七十余矣。            
                                    
予见岁时伏腊之制如故也,长先幼后之礼如故也,忠孝礼乐之家风亦如故也。向所谓瓞瓞彬彬者 , 今又进于蛰蛰师师矣。则谱乌可以不集哉?独予以衰耄之年,诸族人并无有留心此事者。予遂灰心光裕,耽情山水,聊以效昔人逍遥垂白,徜徉(cháng yáng 自由自地来回行走)余生耳。

去年春,适族人忽有祠堂修谱之议,乃谋之予,予曰盛举也!惜余老不能董其事。因有谓予者曰:“夫既情深于山水,顾可忘山水之所自来乎?”予乃恍然曰:“噫!数十年之隐衷, 经子一语道破。”遂忘掩(yǎn)鄙而出所著之一牒,以谢诸君子。并述其颠末以志昆仑星宿之意云尔。      
君房裔孙起沩元升氏谨识


二修谱序 ( 清乾隆甲申 )
(—)
溯洄洢水,思祖派之渊源;仰止梅山,怀宗支之始末。盖奉先所由 , 锡类而收族,即以展亲第,别雁行,须详世系。将昭燕翼, 必有家乘。是以派自天潢、固什袭乎龙章凤藻,即至系由地履,亦篆棣乎鸟迹虫形。我族得姓姚墟,彼美发祥虞氏。代耕白象,宏日月之光华 ; 再展赤符,仰星辰之照耀。分丹青于麟阁,学士登瀛, 夺赤帜于螭头,状元及第。表章经学,早受戒于文宣,苴社安城, 孰与畴其德政。馨香        姓谱,彪炳史编,唐宋以前,因溯西江泽远, 元明以降,又瞻南楚风高。脉出一原,波分数派,星罗棋布,分守索乎戎殷,卷毁碑残,畴区讹乎亥豕。不惟争盟于蔡卫,抑且渎偶于唐狐。乃知族谱攸关,真是宗盟至要。自古在昔,虽有草创,终非完牒;其在于今,尚须润泽,始克成书。爰守地道之无成,聊继先志之未逮。览宏纲于旧典,寻余绪于先民。虽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又异词,几变白而为黑。然稽之数世、稽之十世,并稽之数十世,勿令紫之乱朱。分必别乎亲疏,宗则分以大小。非李崇之通谱义甫,等狄青之不附梁公。提纲窍比乎麟经,挈领尚同乎鲤素。不惜洛阳纸贵,何尤上苑梨灾;灵爽式凭乎缥囊,不待入庙, 思敬先茔。表志诸缃牒,岂徒过墓思悲。美也读手泽而无文,愧隐雾之元豹。随臂使而亦步,等附骥之青蝇。虽邻败类匪人,窃冀兴门贤胄。维麟有趾,维棣有堂,须致庐怀慎之推尊,羡果毅之有子, 勿为刘秉忠之流亚,酉上靖难之寡恩,庶似洢水源深,东注而汇成大  海,且如梅山秀峙,南亘而并寿衡峰。                                       
科房裔来美循五氏谨识


(二)


粤稽士大夫人家,崇先祀则有庙,笃亲属赖有谱,二者不可缺一也。我族自华公迁安,越数传未谋修举。康熙壬午年,先辈元升公惶然动念。探本寻源,谘访搜集,历数十年焦劳,始成一牒。爰设盛筵会族,出所辑谱以付同宗曰:“去春族人喜有宗祠谱牒之议,以谋于余 , 余年迈,幸粗具规模。至家庙则赖诸公之力。尚其踊跃从事,母庸缓时。”年巳七十有九矣!越明年春,公即捐馆!


鸣呼!若公者诚族中仁孝君子也。今之得以不忘所自,不混所宗, 谊美恩明,皆赖公之力。而家庙因之辍议者二十余年。岂非一缺事哉?


盖无庙则所谓上治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昭穆、别礼义,人道何由竭乎?且无庙则无主将,月朔荐新,仲月时祭 , 冬至祀始祖,立春祀先祖,季秋祭祢,忌日迁主祭寝诸祀典皆旷,岂非大缺事哉?前辈为之侧然!


于康熙庚子,卜基址于观音山下。雍正七年己酉,始鸠工兴事。时则有及超、荆山、善长、懋加、六雅诸公董其事,常武、国章、玉阶、允英、文斯、春友、上宾、玉瓒、千若、庸裔献其谋。越明年庚戌, 而祠宇后宅落成。继而续修者,再逮乾隆戊午年,秀仲、显文二公与创修诸老成,殷勤振奋,收厥全功,迄于今观。其庭则秩秩矣。瞻其庙则奕奕矣。而先灵于以妥,人道于以竭,享祀于以行,景福于以介,何莫非诸公凄怆怵惕、同心协力、矢公矢慎、善始善终之所致也。


论其焦劳,推其仁孝,则建庙与辑谱一也。二者均告厥成功, 则先祀隆,亲谊笃,休和溢,一族馨香在千载矢,非盛举欤!

绾房裔来椿永龄识


(三)

    从来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惟前有作者, 既燕异以诒谋;斯后有述者,乃绳武以光裕。我族之饭斯粥斯也 , 历有年矣!溯得姓受氏,或远不可稽。而由益迁安,实近而可指。先年宗祠创建,足慰怀于春露秋霜。而谱牒未修,致慨于仁人孝子。癸未夏,适益宗人来谋合谱,窃思安化一支,未经修辑。何能仓卒而言合。于是族中君子,纠合群伦,而乃有修支谱之议焉,噫!以数百年未经编集之事,一旦复修,不免惊顾徘徊。盖斯举也,美事也。斯议也,盛意也。虽集腋成裘,从擎易举,而工程浩大 , 不同鸠工庇材之事。且家乘犹之国史,传疑传信,实凭藉之 , 谁董其事,谁珥其笔乎?众乃共举循五先生主其事,先生亦有志未逮,谢益邑之西席,矢家谱之必成。劳心焦思不遑言瘁。而督修诸君子,栉风沐雨,奔走道路,甚且饥未暇食,渴未暇饮。惟愿共襄其事,不一载而告成。嗣是而后,既勤丹青诣祠宇而得我将我享;复登黎枣,展谱牒而见列祖列宗。不诚前有作而后有述哉!特是摛(chī)华掞(shàn 舒展)藻,乐得名公先生之嘉,予以颜其序,而鄙俚陈言 , 亦聊附于谱序之后,以志其盛云。

之仟超伦氏谨识


(四)(二修五世祖序)


从来先人阅历之艰辛,后之人有一追念而欲泣者,如我念华公。自益阳水白银成桥,迁居安化九渡水。华公之后有三宗,三宗之后有五龙。其父子、伯叔、兄弟,一时渐盛。亦足乐也。至我攀公长子名易者,以军役殁于广西,是时,不绝如缕,天诱其哀。至晚年乃生我仁孙公。天又不吊,甫二岁而攀公遽逝。惟姊夫周铭福是依。零丁孤苦 , 至于成立。迨晚年,长子绍良公、次子绍诚公、三子绍源公皆不幸早世,未及终养。五子绍权公尚在提携,六子绍衡公尚在襁褓,故仁孙公之家政、国赋、军需、皆四子绍滨公是任。创建佛堂名五龙,以志不忘五龙之意。呜呼!方仁公之失怙也,形单影只。岂料数世之后,乃有数千苗裔,敦诗说礼,衣紫拖青若此哉!总之, 自华公一传再传至于仁公。累世积德,是以奕世发祥,人文蔚起。食旧德者安能忘哉?故当谱牒既成,不能不一泣陈,以志先人之艰辛云尔。

锴房裔来美循五谨识


(五)(二修陶澍赠序)


同邑姚氏修其族谱成。以书介邓孝廉湘皋,介余为之序,盖湘皋入内廷选士时,馆姚君高士家。一堂高足在花萼竹林间。节署暇时, 津室乐道其家世,湘皋固乐为之介,以速余也。来书述源流起姚墟, 迄于唐代。甚核悉本新唐书姚崇傅:“宋理宗宝佑间,有讳勉字行一者, 廷策洋洋万言,第一人及第同时曰在中号六亭,晚自号衅禄者, 由太和岀守邵州,卜居益水。六傅曰舜彩,徙安化之九溪水,再传迁雾泉却今山口姚氏是也。其族散于鄂州、长沙、桃武、龙阳(汉寿)、宁乡、辽东各地者尤众。总以六亭公为始祖”云。

夫谱学之废久矣!魏晋六朝,门阀相尚。谱掌于官。至五季之乱 ,  故籍散亡,多有不知姓氏之原者。于是乎家自为谱,往往造作名字,妄撰爵里,溷(侗混)真诬祖,而谱学遂以大坏。窃谓谱之为道,上以尊祖,下以收族。昔眉山苏氏,谱及于高祖。而远祖之留眉者不及。惟拳拳于一人之身,遽降至于无服。遂如途人。幸其未至于途人也,谱之以生。其孝弟之心使之无忽忘焉,其意亦由是也。然苏氏谱,依服却(古代按照身份等级之类所规定的服饰制度),上下不过五世。揆之于义,谱与服别。服有所限,谱不当为之限也。今自高祖以上,明明有名字爵里可纪,而吾以亲近故删之。至子又将高祖删之,至孙又将曾祖删之。每下谱一代则上删一代,仁人孝子于此得无有尽,然不忍于心者乎?然则世之为谱者,苟能由流溯源,一一能纪所自岀而名之字之,纵不必皆有爵谥可凭,而绳绳有序,亦岂非为子孙之至愿哉?特不得取惝恍(tǎng huǎng 迷 糊不清楚)无据之人以自诬其祖先焉耳。

姚君之谱,能援新唐书以证地望。庶几非浮谈无根者。然崇传三子彝异奕子阂,宰相世系表则以闳为异子。传又言,崇孙勖合, 宰相世系表则以合为崇弟。元素曾孙勖为崇元孙。均之新唐书也, 将谁适从乎?然则世次之难明,虽正史尚不尽足据。况乎一家之谱哉?姚氏之谱,虽远溯唐虞,而断以六亭公为始祖 , 其诸善于收族者乎 ! 路史言诸姚姓,仁盖葵葵允若之遗,其所由来久矣。更愿与神明之裔勉之。                       

同里陶 澍拜撰



三修谱序 (清咸丰庚申) 

(—)


庚申春,谱将竣。邑中宦戚以序赠。而同局皆有序付梓。族中君子披阅之余,索予序观。予曰:“笔墨事 , 予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何能文?况性迂拙,多劳同局不贻讥于因人成事,足矣!夫复何序?”佥日:“子勿谦。吾观子在局中,清盘对读,虽食必掷箸;可谓勤矣;黜浮华,存简略,可谓俭矣。旧谱皆先人笔墨,今录众人之美而删去八九,各房赞词多浮奖,子房岂无可赞之人?而未置一词。且年居长,凡事必询同人,可谓公且慎矣。作公事有勤俭公慎, 可无愧矣。何不序 ?”予曰:“诸公独不见克勤克俭,矢公矢慎之语有先,我自任者。予亦以此序,似争功,愈不敢。”有长老起而责曰:“尔不敢争功,独敢没前人功乎?试思甲申之谱成,始者有循五,成终者有丽都。道光戊子,倡举续修,祀祖开筵。事虽未果 , 费多金者又有世辅之三人。子之祖父也。子不自功,不几没前人功乎 ?”予闻之有感焉。

夫谱之修也,纪一族之祖功宗德,详一族之子继孙绳。注一族之行藏婚嫁,本公物也。余先人捐己金以济事,直以私物成公物。余今 合人力以告竣,欲以公物为私物,何也?谱既告成,庶先祖作之者,使我得而述之,先父志之者,使我得而逮之。是谱之成也, 成我一生之心事也。谓谱为族间之公物固可,即谓谱为我家之私物亦无不可。余何叙以此为序。                                                       

锴房裔际唐蒲臣氏谨识


三修王诰赠序


归化姚氏,中梅诗礼衣冠望族也。余年甫十龄,即应童子试。每发榜数姓名,计姚氏之应试生童,多至数十人。县、府、院三试, 或首冠、或前矛,或优等食饩,或明经释褐,无岁不有。就中如慎斋、希斋、芳声、蒲臣、纪常、仙洲、亦鸿、昆圃诸君,皆余所交好。其诗文皆脍炙人口。故邑人士以姚氏多才,喜与为婚媾、为金兰。若余放阶同年,则诗文尤噪一时。与余交最厚。情均骨肉,且数十年如一日。余尝往来其家,拜其尊人德甫先生,伯父中亭先生。钦其道范,遍访其族中耆老英俊,且谒其先垄,察其风水,未尝不叹姚氏积累甚厚,将来科第簪缨,当甲我南楚,岂止为一邑冠冕哉?放阶先生敦内行,急大义,每思成名后即倡族之晓事人,为尊祖敬宗收族之举。无何困于副车,誓穿铁砚,苏而复上坐是为举子业所累, 未及从事,遽遗憾黄泉,惜哉!幸其长君海涛茂才善继述者,与族中蒲臣、郅亭、纪常、周武、岳亭、干廷、海珍诸先生,同志合力, 毅然续修,成有日矣。海涛以试事来省,问序于余。余观当世文人学士,多以家乘求序于名公巨卿。问序者曰:吾族某朝某公,某仕某官,某迁某地。若凿凿可据者。制序者博引本纪世家所载,曰某姓殷周以前,某为得姓受氏之始。又某代某人均为姚氏之祖。穷流溯源, 连篇累牍,谓之谱学以云,腹笥则便便矣,果可信今而传后乎!予每披阅而心疑之。今海涛之言曰 , 吾族始居益阳,至今华公家安化。是分绍良、绍诚、绍源、绍滨、绍权、绍衡为六房,遂世为安化人。今始迁祖以上,生卒、庐墓、嫁聚无可考据。即某名、某氏、某父、某子、某兄、某弟,昔之人所闻知 , 恐亦在然疑之间。似可缺如,以昭慎重。唯是吾祖之从江西迁安化者 , 无论旧牒所已载未载,苟以世系送局,原原本本,吾将体祖宗之心为心,收而录之云云。语毕,以其局中所刻小引规条示余。余曰:善哉 ! 姚氏之为谱也。昔东阳先生序洪洞韩氏之谱曰,十世以内兄弟累至数百,以法弄纪, 曰我不敢遗,十世以上闻有显宦而名系不究,曰我不敢诬姚氏之谱。收所当,收缺所当,亦犹行古之道也。善哉!姚氏之为谱也。至姚氏厚积多才,郁久必发。将来巍科显秩,有犬书特书不一书者,岂仅如今日仅称中梅之望族乎?余与姚氏累世有文字缘,有金石谊, 非泛交比。喜其谱之成,故不辞而乐为之序。


同里姻年弟王诰顿着拜撰


四修谱序(清光绪丙申)


(—)


澎荣手撰家乘巳。悚息念曰:吾宗自六亭公考卜舜彩公重迁, 盖六百有余岁矣。宋、元、明三季,孽风流播,几于朝无睦臣,家无睦族。士大夫枝党相龁(龁 he, 咬也。总义:党泒之间互相倾轧。) 不能亢身亢宗乎何有?(亢身亢宗,即荣身耀祖之意)。则念我祖之扶干殖苞,保世滋大也,谓非天幸欤?

国朝定鼎,圣圣相承。周谱下罕媲伦。道、咸首尾,发逆(指太平天国)豕突,苗民回捻,乘岛夷犯顺,蹂躏杀戮为边患。阀阅名家, 沉沙埋石,鼎钟右族,毁卵倾巢者在在是。吾侪于庐于处百年, 父老不见干戈,则又念明德之远,流泽之长,不仅仅天幸也。

荣自高曾来,一经成世业,先学博,蓄道德,能文章,人仰之泰山北斗。享年太浅,赍(ji, 抱着)憾光裕之麻(xiu,同休), 求如欧苏二公编次世谱,垂为家法且不逮。闵予小子,生为鲜民(即贫民),哀哀幼学藐诸孤,良足悲矣!

咸丰己未,伯兄体先志,膺族命,续辑谱书,棣华韦华韦华(wei 盛也。总义:兄弟和睦俊秀),此中两度春光。顾斤斤操觚(gu 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帖括家不辨,数典忘祖,传为籍氏病何者?盖谱学无专门,匪伊朝夕矣。

臣之壮也,戴盆辄欲望天,似晏子瞻亲,小范恤族,吾儒分内事。古今人何遽不相及,乃诧为轶行美举耶!一冠诸生,束缚乡序,日月于迈,梦不复著作承明,造物巧于弄人。循例兄先弟后。代陈人记录, 紊(hun 忧患,扰乱)生人琐屑,务踽踽凉凉(孤独寂寞的样子),噫噫!悲夫!尝稽历谱牒,吾宗得姓,来本纪尚矣。顾四千年有奇, 有列传,无世家,其侧陋明扬不再兴耶!抑腥羶贪鄙,流毒宗社, 宁一邱一壑,饭糗茹草终身耳。往岁,中西互市,海氛不清,当路治军书,调兵食,不皇将罗而致之幕下。赖是役督责,亟免泣楚囚。祖宗之灵,嘿呵护之,如天之福,不能亢宗,尤能亢身者也。

籍记五世,六世、七八九世同居者不胜数,若信州李琳,河阳陈芳,则十四、五世焉。而越世一十又九,如会稽之裘氏,洵尤少二寡双矣,河中本家用和,士明世业,耕桑衣食足给,经六朝五代丧乱,三四百年中,孝睦保聚,十四世不闻别籍。唐宪宗旌其乡曰“孝悌”,社曰“节义”,里曰“敬爱”。宋仁宗诏复其家,史册褒美,家谱光荣,猗欤盛矣 !

抑予忖度之,舜彩公迄荣之高曾,才十三世、十四世耳而已。阮家南北,陆屋东西,鳞比齿错,累万盈千。欲如河中同居 , 得乎?继自今祠以共之,谱以联之,昭穆有别,长幼有序,秩然有礼以相接,蔼热有情以相亲。由是有无相通;患难相恤。春秋享祀,伏腊燕喜相周旋。居虽不同,犹之同也。扩而充之,天下一家,万物一体, 亦此志也。

览斯谱者,念兹在兹,识祖宗扶千殖苞,宏此远谟,匪徒徼天之幸,则进矣。                                                         

锴房裔孙澎荣辛夫氏谨志


四修赠序


乙未冬,余勾当公事,再至山口甄礼,奇杰儿童走卒,佥以姚子辛鈇告:时姚氏设谱局于家庙,辛鈇掺谱政。乃摈驺访之。小憩, 宾寮取观谱稿,始知诸姚自六亭公以来,椒衍瓜绵,已逾万指。山中民气敦朴 , 明秀之士,仅为学僮长。余则担薪艺忝,子妇勤劳。困顿与鄂罗之啬夫等。土豪颗粒诛求,至井阑椽笛,亦复规取,彬彬之彦,噤不敢语一,则以左祖罗织之。

呜呼 , 自欧亚互市,黄种日弱,白种日强。阃外之事,不可言也。而山中耕读守法之民,官与吏不能保其生而遂其性,一二耆宿, 乃龂龂(yin 争辩,忿嫉之意)于敬宗收族之举,亦可伤矣!

阅十月谱成,辛夫索序余。惟姚墟受姓,世有闻人。继自今顾魁儒硕士,接武而兴。光我朝华,无怀家宝,宏此远略,以惠井闾。无以天数人事之阻,抑灭其户口之滋生;无以迁徙工作之限,止夺其生机之畅。遂世臣巨族,休戚系天下。清鲠则弋仲之小传可续也;沈毅则思廉之佳传可补也。鸿犹盛业,则元之之宰辅列传可升之世家也。君尊于上,民亲于下,春秋之志亦素王之权也。

署安化县事会稽沈祖宪谨识


五修谱序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

(一)

尝稽周盛时,世族相传,昭穆厘然可考。自战国至秦汉,诸侯吞孱(chán 懦弱)并弱,国失而族亦散。后叶,始有莫知其姓氏之原者汉兴君相起自草泽,族地无徵,谱学亦废。迄魏以九品官人晋宗因之。由是,以门第相高,设官掌其姓氏。是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后经累朝兵燹,官书世谱,概付诸浩劫残灰,故其学亦不传。有心者未尝不太息痛恨于其间也。夫人不生于空桑,流传既久而嗣续必繁。为人子者,顾不能竟委穷源,搜集家乘,辑睦九族,仁人孝子之用心讵忍出此?

我族自宋中叶,六亭公由江右出守邵阳,解组营菟裘(后世称封建士大夫退隐的处所)于益阳之侍郎桥畔。越六传舜彩公迁安化九渡水,再传迁山口雾泉,是为大分宗。子孙生于斯,长于斯,聚族于斯。迄今纵横三十里无杂居。而散处于桃、武、汉寿、资阳各邑及远如鄂州等处,棋布星罗,要皆六亭公血胤(yin 后代)。

旧谱凡经搜讨,俾无挂漏。是则我祖宗冥冥中所顾而乐之者也。窃吾宗撰辑家谱,迄今五度矣。寿昆生晚,往者不论,即光绪丙申, 辛鈇、叔卿诸先辈举行四修,其时,昆浪迹沱江,未几有两浙之游, 未获以一知半解,勉效微劳,悔愧滋多。岁壬寅,以丁忧告归,每于春秋聚会之期,宗人懼其族人之久而涣也。不但谆速谱事,然盈庭聚讼,等诸筑舍道旁,旋仪旋辍者数年。至丙寅夏,促昆刊发谱引, 拟即继续从事。卒以地方灾变频仍,及家庙补葺工程之繁剧,又不果。时昆以桑梓义务羁滞县门,旋又奔走资、湘、沅、澧之间。无何驹光如驶,计自丙申至今,忽忽三十八年矣。国体既易,沧海横流。世变日雰(fén 纷乱), 民生愈困,吾邑僻处深山,虽未必如浏、平各邑之卵破巢倾,而闾阎(借指平民 .)憔悴 , 尚各自谋生计之不遑,何暇言敬宗收族?间有一二耆宿,又以身当乱世,苟且偷安, 对于撰辑谱书一役,绝口不谈,几若寒蝉。而识时之士,自谓世局需才,不甘以山林老。即吾族如乃勋、海波、芳洲辈,亦复以国家安危,作匹夫有责之思。湘水东西,大江南北,征衫戎马,宦辙劳劳。无暇于空山风雨中与归林倦鸟,作尊祖敬宗之举,良足慨矣!

辛未冬,昆局促里门,翻阅前代百家谱氏族志诸书,及瞻念我族孙子门第之兴衰,人才之隆替,与夫里居之聚散,支派之异同, 遂冲冲然抱有志未逮之思。幸纪云、春堂、照初诸公热心毅力,慨然以五修宗谱为己任。设局家庙,部署一切;而克勤公近来感于时局沧桑 , 政潮泡幻,固入山惟恐不深者。其始非不知难而退,后迫于宗人期望之殷,及大义难辞之故,亦遂检点琴书,勉为后劲。任事以来,劳怨不辞,毁誉不计。时值米珠薪桂 , 罗掘已空。幸赖诸公百计挪移,遂于去夏开始剞劂(jijue 雕版)。自日薄书钱谷, 出纳铭稽,翔岱君任之;综理财政,规划全局,克勤公任之;联络感情,扶植正谊,救济艰危 , 纪云、春堂、照初诸公任之。而听秋公以四修编撰旧人重职斯役。驾轻就熟,积健为精。昆亦得随其后, 相与厘订体例,审核派系,仇稿纠缪,矢慎矢勤,俾无讹错。至纪云公之长公子佐堂君,去秋从塞外 归来, 虽未任何专责, 亦不时来局,出以果力精心,匡其不逮。此外如汉余、瀚轩诸君子,或以口舌而释群疑之误,或以搜访而补疏忽之愆。竭虑禅精,皆可借他山之一助。集兹群策群力而谱成。昆回忆前此之修未及与,心殊耿耿, 此番获从人后,勉竭棉薄。竟从前未竟之志,是则昆所欣慰不遑者也。

然尤足快者,同宗之太生公,自元季由昆山迁居邑之仙溪,迄今六百有余岁矣。其子孙才俊辈岀,向与我族气类相感召,又以道义文章相切劘(mó 同磨,砥厉也),前谱屡拟合辑,竟未实行,今犹歉然。至宁邑之始迁祖礼伦公,其后嗣虽与我族未一通款曲,而调阅该房谱牒,载有义荣公夫妇殁葬安化山口等字样。去秋,其后裔湘霖、汉堂等又于白茅段千户坪觅得义荣公夫妇坟茔两冢。查义荣公即庭曙公 , 系礼隆公之父登龙公之子也。虽旷代遥遥,孙子之蒸尝有缺,而丰碑岌岌,姓名之题识犹新。是明明为我八世祖攀龙公亲昆弟登龙公之裔无疑。是两房者,一则生本同区,发祥可溯, 一则居虽异地,先垄堪徵。是应撰集成书,以笃宗盟而扩族姓。乃吾宗谱凡四修,未及联入,是诚一大恨事也。昆此次谬以菲材,滥膺重任。既知遗珠于旧牒,应求完壁于新书。今果祖宗有灵,去岁会商联谱一事,一经提议,全体赞同。由是缄牍交驰。惠楼、位东、谦受、星榘、磵石及湘霖汉堂、宝田、后携带旧谱来祠,订约签字,而合谱之议遂定。自是 反复商确,旁皇搜讨,将两房生卒、嫁聚、基域,一一撰辑,与惠楼、湘霖等互相仇校。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撰为巨篇。传之嗣叶。噫!先人数百年涣散之苗裔,一旦同登宗牒, 盖无异山分万岫而聚气于昆;水溢百川而汇流于海矣。匪惟祖宗之幸,抑亦谱牒之光。岂非孝子贤孙一大快事哉?自兹以往 , 由合谱进而合祠,庶几先人灵爽同此凭依。再进而合亨,又是寝庙明烟(yīan 泛指祭礼) 共修苹藻。一堂跄跻,百代馨香。潜德幽光,郁而同发。安知梁国锦江门阀不再见耶?是又昆所厚望焉。


然重有感者,溯自姚墟受姓,明德之后。达人必多。昆尝博稽史册,遍览舆图,并征之故老流传,与夫先朝遗牒,其勋阀之后, 发迹于辽东,粤西、滇、黔、江浙各省者,代有其人,姑不具论, 即就湘省范围而言,除益阳念达公裔业于光绪辛卯由我族冠英、炳文、泽霖会商益族轲丞、作丞、吉轩诸先辈厘正派语、详谱不计外, 其聚族而居者,如湘乡之板桥、桃源之邹溪,湘阴之苏亮园,邵阳之渡头桥等处,均昆昔时游踪所到之处。类皆衣冠望族,诗礼名家。犹忆雪泥鸿爪,酒阑人静时,谈及通谱一事,未尝不心向往之。惜里居各别,又值国家多故。既阻于山川之迢递,复梗于军事之倥偬, 事与时违,而大通谱之愿虚矣!姑缺之以俟后之贤且才者。 

良房二十六代孙寿昆沅荪氏谨志


(二)

洪蒙初辟,万物本乾坤为父母;姓氏既别,百族皆轩辕之子孙。我姚氏人物,史册炳焉尚矣。满清入关,吾家先正, 类皆负义隐居。中间如辛鈇、觐丞、柳村、吉吾辈 , 皆名噪一时。亦以承平无事, 韬光匿" 采,相率作在山之泉。今犹惜之,迄民国建设,人才奋起, 海波虽历三粵东、湘西两路军政,十余年来,短衣匹马,南北驰驱。然毫无建白,不足为宗族光,亦自愧矣!厥后北伐军兴,政潮屡变, 兵燹频经。                                                       

郁郁归来,倏逾两载。岁乙丑,族父老佥以吾宗谱牒,按三十年一修之成例,已属相符。是应切实举行,以隐副仁人孝子之心。其时,海波匿迹林泉,亦以人生天地间,不能建殊勋于竹帛,亦当告无罪于祖宗。拟以茸(tà  róng 旧指地位卑微的人)庸才,勉襄仇校。适以补修宗祠,及改建戏楼一举 , 其议遂寝。时推纪云、沅茹等董其事,经营三载,始庆落成。至丁卯岁,宗人因祖灵既妥, 又以续修谱牒一役相敦促。奈时值农协方兴,世事纷乱,其事又不果行;迄辛末冬,吾族克勤、纪云、春堂、照初、听秋、沅荪、翔岱诸公,始设局于宗庙,从事五修。本孙总理三民主义首重民族之旨, 以固结团体,联络感情,纪载事实,稽核世系。内以对扬吾祖六亭公二十七传之统绪,外以应世界大同民族之文明。将木世祖舜彩公迁中梅,蔓延益阳汉寿、桃源、武陵、宁乡各属,本支百世,千亿子孙, 一一搜求世系,以寿梨枣,此诚盛事也。然非族中人和衷共济, 不能观成。惜迩年来,国家多故,海波以风尘俗吏,又劳劳于岳云湘水之间,不获与族中诸老同肩重任为抱歉耳。然尤有感者,计自丙申以还,忽忽三十八稔矣。慨老成之凋谢,余韵犹存;观后辈之繁兴,乐观又抱。当此革命成功,南北统一,训政先声,遍传欧亚。共和异彩,普播神洲。发扬民族之精神,直指顾间事耳。宁止一家谱云乎哉?

今者撰集告成,值此战云弥天,烽烟扑地,海波于家于国,两无所成,所幸后起有人,异日化家为国,安知梁国荣封,锦江门阀, 不又遥遥相继耶?海波不敏,请俟来者。


国民革命军第六师少校军法官前署芷江县县长

绾房二十四代嗣孙海波谨志


信息量大,限于篇幅,请点击 原文阅读







编辑 姚 波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2019年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捐资助学计划
『姚家处处真情在,学子处处充满爱 』—有感于2019年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捐资助学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庚子新年寄语
【资料汇编】姚廷明《中国姚氏祠堂》续集拍摄随记
温州姚氏文化研究中心(联谊会)成立代表大会简讯
2019深圳首届“国际舜帝德孝文化旅游节”贺信贺辞
姚~你的尊严 我的荣誉
川姚会第八次(西昌)年会播报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第十二次会议简报
收到重庆合川、铜梁姚氏对姚国培,姚启祥宗贤多年来对口帮扶的感谢信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捐建山西运城舜帝陵“舜帝德孝桥”即将完工
南宋状元姚勉诗文选 策 癸丑廷对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简介(2018版)
世姚会成立五周年第二届国际大会暨戊戌年宁远祭舜大典全程视频A

根据姚福康在四川姚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代表大会 -泸州年会上的《家风 家教 家德》演讲文字整理录出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