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于松桃珊裔公姚氏两次修谱家族事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家族修谱警示示例
续谱不是写历史小说,不能用塑造人物的手法,演绎历史、编写故事。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误导族人和后代子孙。否则,白纸黑字是擦不掉的,续谱无功,反而铸成大错,就要承担后代拜错祖先上错坟的罪责,那就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千古罪人。
~姚祖龙
关于松桃珊裔公姚氏两次修谱家族事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兴这次姚氏家族开会,我们不在通知之列,作为良珊公后裔裔孙一员,受长兴族人的通知,有责任有义务就松桃近十多年来修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修谱、定派是族人中两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是续修家族历史,寻根问祖,缅怀先祖,传承优良家风族规,教育后人遵守“孝悌节义,礼义廉耻”、“八柱”的族规。继承和发扬“忠孝”家风,然而松桃良珊裔在修谱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家族事务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
一、 良珊裔修谱情况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良珊裔支大规模地修了五族谱。
1.乾隆末“三公”裔姚一龙修的《三公合修的族谱》,能公裔尚有不全的原版,分迁良珊裔中仅存一手抄本,谱存在云南永善姚良文处(根据这一版本,长兴寨云姚华田支应是正海公裔)。
2.嘉庆初年修的“良珊公”姚氏族谱,该谱的特征录有“永隆”公记录,谱记录永隆世系“永隆良珊七世孙”,此内容后人更改,原谱照片版寨云姚华全及永隆后人姚芳某看过,此版本以良珊公为一世祖。
3.嘉庆十六年,秀辉公、荣恭老等江西寻根后修的《姚氏族谱》。该版本以云公为一世祖。
4.道光戊申(1849)年修的《姚氏族谱》。这个版本比较全面,修谱范围包括了新晃周边的黔东南、黔南部分县、铜仁、玉屏、万山、石阡、江口、松桃、秀山、酉阳、麻阳等县的部分分迁分支。其中松桃仅长兴光文公支、光先公支、光紫公支、盘信秀学公支及松秀交界的子家庄支。
5.光绪12(1886年)修的良珊公裔《姚氏族谱》这一版本已启用合续新字派(绍祖本源茂……)。
6.民国18年倡修,33年完成的禾滩再行公后裔族谱,这套谱因战乱原因,参修面不宽,属“小修”。如我支仅记“通清公后裔迁松桃,至今衣冠甲于乙邑”。通清公三个儿子,光普、光照、光文的后裔昌派均“迁居松桃”。
从其它资料上看,良珊公裔修谱应不止这几次,应还有其他房的小修,上述几个版本的谱部分外迁宗亲先祖在外迁时带出来的原版或手抄版。从历史上修谱、送谱的贯例看,松桃应有一套道光或光绪总谱及4-5支支谱。因解放初被当作“变天帐”烧掉,参修支谱的支系是长兴正江公房光文支,盘信正江公房秀学支,正荣公房光先支光紫支,妙隘正华公裔生,还有支待考查,目前仅保存有正荣公房光先、光紫支两支不全的支谱,正江公房光文支谱及秀学支仅收集到支谱影印件,松桃良珊裔从文献阁落成至今,修了两次谱,且规模越修越大,10年两修支谱及总谱,修谱格式两次两个样。
松桃良珊裔姚氏手中无任何一套老谱,有的只是不全的支谱,在未经族人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发号施令,修所谓的《松桃总谱》最后闹出一些乱接房支等不愉快的笑话。
二、松桃良珊裔姚氏两次修谱及家族事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倡孙忘公”,忽略良能、良德、良珊三公历史
“三公”于永乐14年从江西省丰城县袁渡镇烂泥湾村,迁湖南的辰溪和元陵,良能公住现在的辰溪县,良德、良珊二公住元陵县的姚家坪村。九年后,良珊公一家三代才迁芷江。良德公后裔文润文渊二公也随迁芷江县城黄甲街,良珊公五世孙文献公定居新晃县伞寨,可我们现在的人,开口闭口是文献公或君赞公的子孙。如果没有始迁祖良珊公哪来五世孙文献公?这好比如果没有我们各支的分迁祖,历尽千辛万苦从新晃逃荒出来,哪有现在的我们?所以说我们要感恩的是三个始迁祖(良能、良德、良珊),松桃一支的一世祖是良珊公,二是各支迁出新晃的分迁祖。不能做“倡孙而忘公”的事。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历代先祖。
(二)修谱格式不符老祖宗传下的全国各姓氏通用格式
家谱的格式是唐朝思廉公首创,苏东坡家族完善的“五服制”即每页世事中只记五代,这是全国正规家谱的通用格式。一套正规的谱,除“世系图”、“世系录”外,还应有“序、跃、谱例、家训、族规、先祖遗像、名绩录、仕宦录”等。八月份我们应邀参加遵义市播州姚氏修谱讨论会,研讨会上,给他们的十几本谱下的定义是“五花八门,活着的人也把照片印上谱,争当先人。”我们松桃良珊裔的谱。仿“五胜制”与流水帐同时存在,离“五花八门”不远了。明年 贵州姚氏宗亲会准备在六盘水开修谱指导会。这些谱能拿去观摩?拿得出吗?
(三)世系录不精炼,用词不规范,语句不礼貌,时有发生
查阅一些新谱,对某个别人的世系录,从读大学开始,直至退休,叙述过于详细,将世系录写成了个人传记。“伪保长”、“伪乡长”等政治性词语,在世系录中也有出现,违背了修史的中性原则,对不愿参与修谱的房支,用“该支人是抱养崽不愿修谱”恶毒性语言记录世系。不尊重他人祖辈。
(四)反复修谱,费力、费时、更费财
中国开禁民间修谱始于明嘉靖皇帝,嘉靖15年推恩准许建祠堂,民间开始大量修谱,修谱方法有“大宗之法”和“小宗之法”,宗人府规定:“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良珊裔老谱中有个交代“30年小修,60年大修”。“文俊出于聘公可合一册,…………江海出自行公可合一册……”然而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松桃良珊裔姚氏,要么不修,要么反反复复地修。到现在为止,长兴街上三支姚氏,修谱多达四次。如再按今年的安排“与全国接轨”,要达5次。比如长兴正江公支,光绪版已修到晚房的绍字辈,改革开放以来,30年来修了4次,加上“接轨”,要达5次,有必要吗?其他两支也是如此。
(五)修谱组织不规范,存在修谱专业户大包大揽,隔山修谱
良珊后裔姚氏传至文献公,有“老四房”、“十三房”之分,而松桃良珊公裔姚氏是从“十三房”分迁而来,形成了不同的分支,个别支修谱未经全族共同商议推荐修谱人员,而是由个别带头,寻找修谱专业户修谱,其结果是世系混乱,指驴为马,乱接族支,造成本支内部不认可,不团结。如盘信新场姚氏,同支源辈有138世,有139世。构园及马跃水,在未得到全族人同意、未拿到该支人老资料的情况下,想当然接在正荣公房下。
(六 )隔代、隔地、寻根方法错误
寻根问祖,有一定的方法可依,如果方法不对,寻根的结果也难正确。具体方法应是用分迁祖逆向逐地逐代地往上查直至迁出地,方能确定族支。
1.迓驾新庄姚氏。
该支姚氏,分迁祖光珊公,始迁老松桃居住,因是县政府门前,税杂役多,逐迁新庄。昌镒是迁松桃后出生的。两次修谱,均把昌镒公做分迁始祖,用昌镒去寻根,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错误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把光珊公后人接入正文公下,经查道光及光绪谱,正文公世纪系中,并无光珊公及昌镒公世系记录。
2.孟溪川洞坡姚氏。
该支人据说是从新晃迁居酉阳,从酉阳返迁松桃孟溪川洞坡,住居良能公后人姚天广子孙外逃后留下的田地。2005年修谱,修入正海公房下,15年又用昌祖公为分迁始祖去新晃寻根,修在正源公房下,“10年两认其祖”。寻根方法跳过首迁地酉阳、直接去新晃寻根访祖,查没查在酉阳住过?有无近支?如有他们又是接哪房?这种寻根方法正确与否?作为“松桃姚氏说了算的”三巨头之一的姚源清,你自己去思考。
3.盘信下棚姚氏。
该支人传说是祖上弟兄4人,在原籍与他族发生矛盾而逃荒往川,其中一人在中途留居铜仁鹭鸶岩,其余3人继续往川。途经盘信时,一人直行往长坪方向,其余2人继续往松桃方向,最后居于长兴桃坪。因不宜居住,一支迁“正大营洗马塘”,另一支进松桃城做小生意。进城这支即国民党松桃党部书记姚绍基的祖上。居洗马塘一支后因苗汉矛盾,有一秀派兄弟及母迁回原籍,后人参与修了光绪谱,并记录留居“正大营洗马塘”族人世系及祖辈葬地。现有个问题,生死兄弟与人打架,与哪族人打?姚氏内部?不可能。吴氏、杨氏?因世代姻亲关系也不可能,只能是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才可能拼命。对老谱有研究的人一听应明白下棚姚氏是哪房人。而松桃留下的接入正文公房下。而回原籍地却是另一房。一支人分别修入两房下,用两房世系。
(七)存在有钱好好修,无钱合修或不修现象。
1.从世昌乡石花村迁居金湾塘与正芳裔同居的几家姚氏,就不调查不核实,就将这几家合修入金湾塘家谱之中。而留居石花两家,至今游离家谱之外。石花姚氏,是第三轮再派从罗塘迁去。落塘有钱的就修了说,这几家困难的就合谱或不修。正大街上正荣公后人也未作任何记录。
2.盘信葫芦坪姚氏。
因地处偏远,几十年来无人问津,从迁来后,至今不知有新派,没修也好,不然又会将一房系清楚的姚氏糊修一通。
3.盘信旦家坳姚氏。
因上一轮收修文献阁捐款时,找到一个没钱残疾人,一个有钱,但有条件出钱且爱喝酒的人,没收到捐款。两轮修谱无人问津,该支的迁出地与本次修谱大总管姚源忠大哥祖上来自同一个地方“恶滩烂泥沟”。不是你的近支,也该是你的同房,连自己同房或近支的人都不关心,不知道你们关心的是什么?,上次没收到捐款是他们认识不足,或对去的人不了解,或公信力不够。
4.黄板乡小湾姚氏。
从住房上看,这是一支比较困难的一支良珊裔后裔,小湾距修谱大本营长兴不过二十多里路程,且与长兴旺族之一的光先公、光紫公支同属正荣公房下子孙,也是因为收文献捐款有抵触,不愿出钱。至今未修过家谱也不知有新派,听说还准备把他们编入“胜龙、胜虎、胜豹”一支中,再困难也不该乱编。欺他们祖,也等于欺自己的祖。
(八)对历史问题不重视,不调查不研究
文献裔借用“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原籍只用了两轮,就通知用合续新字派“绍祖本源茂……”目前,松桃只发现有三支人是这种用法,一支是长兴正江公后,一是盘信正江公后,另一支是孟溪红岩昌林支(晚用一代)(其他可能还有,还没看到世系)。另一种用法秀(第二轮秀后)接“再正绍祖本源茂……”,长兴两支正荣公后是这种用法,原因是接到更派,通知较晚。
1.孟溪昌林支:用派是(第二轮秀后)“再复绍祖本源茂……”,比长兴正江支晚用一代,比长兴正荣公支早一代。该支人祖上口传七字派“再正后面不用通光二字”,象这些历史问题,修谱受托和委托方,都不去调查、研究,统统接入正荣公名下?两支人及新派世数都不同,能是一房?
2.从“七字派”转回老派现象。
文献公后人,用了两轮七字派就该启用合续新派,但就有那么几支不跟用合续新派,而转回老派或用禾滩“四十字派”。这几支人沿一条线分布。酉阳石家坝—秀山涌洞—秀山川河盖—秀山迓江—松桃迓驾新庄—杨柳—寨云—瓦厂—松桃冷水胜求支,这些姚氏先祖,为哪样不跟着已转新派的支系用新派?为哪样不继续用“七字派”而转回老派?为哪样转回老派的几支姚氏,他们在无谱的情况下,华字辈是世数是相同的?(冷水除外,他们应是接到通知较晚,错用了世数),这种现象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他们的祖上想当然。
经过这几年的调查发现,转回老派一事,是有人在操作。是酉阳石家坝的姚华崇和姚复魁两位老人,于嘉庆年间协调这事。二老嘉庆二十二年间曾送谱给冷水胜求后人抄录,这两位老人在他的同房或近房中推行“四十字派”,最后只有涌洞支用“四十字派”,其他支未用“四十字派”,也未用合续新字派,才转回用老派。
从这用派现象,及姚华崇、姚复魁二老送谱的历史事实初步分析,你们转回老派的几支姚氏,或多或少都与这二老有着某种联系。或是同房或是近房。比如寨云姚华田他们,应是正海公后裔,与二老是近房。在修谱接房支时,要慎重,要多作调查,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给历尽千辛万苦养育了你们的分迁祖乱认父亲,以其乱认,不如不认。
3.关于“关于长兴姚氏无名老人死葬冷水构园”一事。
构园姚氏两位宗亲几次要求,请我去看看,调查发现确有其事,他们也多次向修谱委员会反映这事,均无人核查。
该老人的碑文为“故族祖姚公老大人之墓”。族侄为构园所有正字辈人员及妣氏,族孙为所有大字辈人员及配氏,立碑时间 为光绪二十二年,立碑人是大字辈族人,根据构园姚氏用派及对无名老人的称呼推判,该无名老人应是第三轮“再”字辈,或转新派的华字辈。经发到网上与几位熟悉族谱、精通修谱的宗亲讨论,一致认为该无名老人与构园姚氏是近支或同一始迁祖下较近的一支,才可能立碑。根据构园个别姚氏介绍,构园世系在正诰公老谱有记录,有的是用毛笔手写。那么长兴无名老人也该是正诰公房下的。请问在坐的原长兴区范围有哪支是诰公后?而构园分迁祖“姚光好”在长兴姚氏中是否有记录?根据构园资料的记录,光好太婆曾经在“花垣住坐两年”才迁构园,分析迁移路线应是秀山附近某地—花垣—迓驾—石耶 —梅江—兰桥—构园。通过对附近姚氏的分迁祖及世系进行走访调查,最后在秀山迓江红沙溪发现,有一通派老人姚通礼分迁该地,后因人多地少,大部分迁出红沙溪,三子光胜迁长兴杨柳,后来在杨柳姚华国大哥家看到了手写老谱,老谱记录:通礼公下有一子叫姚光好。问华国大哥这支住哪里,他说不知道。而光好太婆迁构园前就住在离红沙溪不远的花垣,光好太婆及三个昌派儿子如果是从湖南新晃入川的话,应是直往秀山方向走,而不应该返回湖南去花垣?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只有请两支人互相对接,多作调查,我们不代替别人寻根。我只是走访了解现在姚氏宗亲的发展状况。
4.懒,对寻根访祖不当回事,想花小钱拿现存的。
寻根访祖不是一年半年能解决的事,要向云南永善县、四川威远县、湖北利川县几支珊裔后人学习,这三支姚氏花了近5年的时间,耗费资金上万元,终于在今年查清了他们世系,受他们精神感动,我自费去玉屏、万山给他们查找线索,并于长假去禾摊给他们拍了一整套谱。吴兴姚氏有句家训:“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不认真寻根,就是对祖上的最大不孝。如果不认真寻根,又要修谱,我建议你们,从良珊公开始,以下世系用字辈代替,直至分迁祖。把现有世系建好,再慢慢来。不要给养育了一大家族的分迁祖乱认父亲,万一 “认贼作父”,你们对得起分迁祖?不要乱听人忽悠,忽悠的人有一套一套的办法对付你们。在老谱、总谱上都可以做手脚。广西乐业姚胜浦,就是一个例子,不听我们珊公群的建议,最后钱也花,得到一个经证实是错误的世系。最终又回到群内几位宗亲的思路上来,终于寻到正宗。
(九)、借修谱之机提高世数、提高辈份、老少不分,是松桃珊裔后人的独有特色。
个别支系因错用接派世数,导致所用字辈与世数不相对应,有的谱把同一辈份修成两个世数。有的支系不去认真寻根访祖,弄清世数,创造性地制造材料修谱提高世数。这样能服周边宗亲的众?只会在相互之间互不信任,甚至相互产生矛盾。
如果都这样做,那祖上定字派还有什么意义?现在用的字派绍祖本源茂 敦伦瑞应长 彤廷隆选建 英哲定联芳 纯德承范典 佑铭继书香 东亚列燕翼 春秋庆繁强等以上字辈可以用近千年左右时间,没有必要替子孙后代超这个闲心,定以后的字派不就多此一举了?近年来,我们走访了禾滩、万山、玉屏、三穗、都匀、遵义的部分珊裔宗亲,各地珊裔世系清楚,辈份不乱。而我们松桃呢?几支转回老派的“华”字辈与源字辈是同一世数。可在长兴街上,本字辈称华字辈为兄弟,源字辈称七字派的秀字辈为兄弟,满街源字辈称华字辈为叔,你们不脸红?还自称修谱大本营?
(十)、只知道修谱,不知怎样用新字派
冷水构园支05年修谱,得到了合续新派表,委托和受托双方匀不知怎样使用新派,从而导致该人不知怎么用新派。按世系下该接瑞字辈,却从新派开头用绍字辈,这谱修得好,为松桃姚珊裔氏修了18个 “公和太公”。
黄板一支姚氏,因发人较快,字辈走在前了,也曾改用字辈,一支人有两代“本”字辈。这事也无人指出,无人纠正。
(十一)家风、族规宣传缺位,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忠孝”自古以来是舜帝谪脉姚氏一族的家风、族规总纲,家风、族规是保障一支族人生存与发展的底线。不守这个底线的,进入社会有可能触犯社会底线——法制,近几十年来突破家风、族规底线的现象已有发生。
1.良能裔源某、良珊裔本某杀人劫舍,被处以极刑,给姚氏族人在历史上增添不光彩的一笔。
2.争权夺利,诬告族人,诬告长辈,家族和家族之间互相闹矛盾,族亲内部没有亲情观念,互相之间没有一点包容团结和谐现象,整个家族四分五裂的场面现象突出,“犯族”的行为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
3.生而不教,老无所养,为分迁始祖乱认父亲等不孝现象也有发生。
4.本支姚氏宗亲内部结婚等败坏家风现象,在湖南某地已有多例,松桃珊裔内部或同一分支内是否也有?这不仅仅是败坏家风、不守族规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姚氏人口发展和人口质量的大问题,在坐的自选代表要引起高度重视。为那样同期迁入的个别支系不发人?就是历史上婚姻出了问题。
(十二)、摊派现象严重
族人修谱,做族内公益事业,理应通过宣传发动。有钱的出钱,有能力的出力,无钱无能的提供自己的世系。然而松桃珊裔姚氏“族长”之风盛行,点名公开摊派费用。闹出一些不愉快的矛盾出来,最不应该的前几天,有人打电话向一位68岁的见义勇为全国劳模姚绍军摊派500元,你们不想想,一个用生命换来的劳模,能有几文奖励,得到的奖励早已用完,还准去乌罗矿山打工找生活费,你们也忍心摊派?万一外族人知道,我姚氏族人的脸面还要不要?其他的不再列举。
(十三)以修谱为名,行收捐之实
几位大佬听说平头乡平土村有一支100多人的姚氏,一伙人就立马开车去以帮修谱为名,要求捐款。搞清楚这支人是哪派哪房没有?
这支人是明秀公从玉屏某地转迁普觉开办学馆,后迁居坪土定居。明启两代人都是读过书,在学馆教书的先生,他们明、启两代祖辈都没理清是哪派哪房的。我们珊公网上的几位宗亲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查到这支人的迁出地,又凭什么代他们修族谱?如果他们不是良珊派下子孙,凭什么要他们向伞寨休闲广场捐钱?伞寨村民休闲广场,是当地村民要求政府修建的公益广场,当地又没几户姚氏宗亲,湖南有钱、有固定收入的宗亲都没几人捐钱,为什么要松桃姚氏珊裔农民宗亲捐钱,给伞寨其他外姓农民群众修休闲广场?这样捐款合理吗?该不该?难道松桃良珊公后裔宗亲富得流油,可以随便捐款?乡村基础设施是政府出钱修建,不由农民个人出钱修建,更不应该叫外地族人出钱修建。这都是“捐款分层”作的怪。
去年广西几位参会宗亲因不支持捐款分层方案,也不支持修休闲广场。在三公网上公开揭露上次会议的“三七”分捐款方案。从松桃的情况看,分层的情况是事实,是在拿文献阁和修谱为借口,同族人做生意。如果不捐款,就是“不爱家族事业”,“搞分离”如此搞下去,以后的家族公益还会有人支持?在前几年修文献阁时,文献公后人,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而这次一小小的休闲广场却成了烂尾工程,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十四)财务未及时公开,开支不透明
我没捐修伞寨休闲广场的钱,这问题本不想讲,但部分宗亲说,他们推荐了我参与捐款项目管理,有责任过问这事。他们对上次长兴会议生活费开支有疑问,我说没参会,只能给你们把疑问反馈上去。这事已向源忠大哥作了汇报。这次新晃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废除良珊公一世祖,另立文献公为一世祖,松桃参会人员参差不齐,个别参会人连有几个字派都不清楚,文献公是何人之子,某祖之孙,都弄不明白,全国家谱通用格式都没见过,却去代表松桃良珊公后裔参加讨论废良珊一世祖会议,参与讨论“与全国接轨”的讨论,这不是浪费会务费?这会务费是谁出的?是整个松桃良珊公后裔子孙大家的血汗,是你们在坐宗亲捐的款?有的地方,收到捐款后就大吃大喝,个别人喝醉了就到几个姚氏群中骂人,行为恶劣,影响极坏。你们捐款,让别人喝醉后,去骂其他姚氏宗亲,这款捐得值吗?
为哪样早“三公”六十年迁入的天柱杨氏能集资500多万修祠堂,吴家能集资300多万修吴氏祠堂,而一个小小新晃仐寨的休闲广场成烂尾楼工程?问题值得各位深思。
(十五)乱接房支,扩大某房队伍
根据初步统计,文献公后人从第一轮光派至光绪12年(1886)修谱止,共计分迁出700多批次,1500多男丁。主要是“入川”“往贵州”“下广西”,少数几支前住湖南中、东部。最近的迁居新晃周边的万山、大龙、玉屏,最远的迁居四川大凉山区。如全部生存下来,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六省一区一市应有1500支文献公后人。现实情况怎么样?初步统计不足500支,大部分分迁祖、病死、饿死于逃荒路途中。我们生存下来的支系,应感恩于我们的分迁祖。是分迁祖历尽千辛万苦,才有我们各支姚氏。后人修谱,一是延续姚氏世系,二是不忘祖恩,三是传承家族文化,续谱不是乱给分迁祖认“父”认“祖”。如果在街上随便指一个疯子、叫花子说是你父亲,你是什么感觉,会有什么反映?个别正荣公裔在网上说:“你们松桃把一些破铜烂铁往我们正荣公这房装”。这话话丑理正,你们有何感想?幸好祖上未出现“贼”人,否则的话,别人会说“认贼为父”。
现对几来几支姚氏支谱接房分析如下:
(1)冷水构园《姚氏族谱》。
迁构园始祖是光好太婆杨氏。杨氏太婆与三个昌派儿子在湖南“花垣住坐两年”后,迁居构园,在构园生胜芳。05年修谱人在因未经全族人同意,未见到老资料的情况下,用“胜芳”去寻根访祖。接到正荣公房下为一昌派当“子”。后经该支人在“三公群”上查询核对,接入的正荣公房下的昌派,早于两百多年就绝后了。玉屏宗亲说“你们松桃胆子够大的,两百多年前就绝户的,派支现代人去接香火”。事情败露后在文献阁管委会的帮助下,又胡乱拿一个正诰公房下的“胜求”世系,继续忽悠。光好太婆杨氏,早于诰公房下“胜求”后人秀派80多年迁居杨园。而“胜求”后人迁居冷水另一个村。光好是爷辈,胜求是孙辈,又怎么接得上去?现在又说,“查到老谱了,是用毛笔写的”。老谱是木刻版,有用毛笔修老谱的?闻所未闻。光好太婆与胜求公后人,先后80年分别迁入冷水两个村居住,光好后人抄了胜求公后人的谱序,就变成了正诰公房下后人。同一版本的谱序,哪本不是一样?
(2)马跃水姚氏。
该支人是诰公房下胜求后人中六个秀派中的一个迁居马跃水,因后人姚华田不愿他人代修家谱,未提供老资料,也被修入正荣公房下,因种种原因姚华田不愿入良珊世系,直接把他这支人修入永隆世系。我们曾多次打电话要求他更正,他最后的答复:“你也是长兴人,你们某人乱修谱”。无依无据的姚氏支系接入正诰公房,而真正的正诰公后人,却修入正荣公房下。
(3)冷水平土《姚氏族谱》。
该支是从新晃什么地方迁来,还是从其他地方转迁而来,至今都没搞清楚。其迁移途经,应是从秀山方入住坪土,经查阅道光光绪谱,道光谱无该支人记录,说明该支人未参加道光及光绪版修谱,也无凭无据地接在正荣公房下。
(4)子家庄《姚氏族谱》。
子家庄在道光年间曾有姚氏支系参与修谱,是经秀山姚氏途经报送的资料。是正荣公后裔一支经秀山迁子家庄。但2015年修谱世系名与老谱世系不对应,也是牛头对马嘴,老谱记录的姚氏是否是现在居住的姚氏?待核实。
(5)孟溪红岩《姚氏族谱》。
该地应是昌林及另一昌派迁居于此,迁入时昌林支住红岩老屋场,另一支住现此刘家屋,两支相隔三里多路。原刘家屋支发展到第三轮正派时已有八弟兄,其中姚正琦留守老屋,其他七弟兄外迁,正琦无子绝户后,昌林支从老屋场迁居刘家屋“分享群人众地”。由此分析两支的亲缘关系应很近,两昌派分迁祖应是亲兄弟或堂兄弟。据该支修谱承头人姚源明讲,祖上传说,“七字派的再正后面不同通光,但又不知用哪两个字”。文献公后人发展至十三孙时,先辈们已发现七字派易乱辈份。于是部分房支开始添减字或更字修改七字派,如“再正通光金胜秀”,“再正祖进起(永)正通光昌啟胜(荣)秀”“再正道光昌啟胜秀”等等。而该支人新派接派是“再正绍祖本源茂……”。红岩支接新派比长兴光文公支晚一代,红岩两支人中的一支接入正荣公房下,明显是错误的。经查道光老谱,正荣公房下光念公并无昌林这一子记录,也无另一支昌派记录,如此修谱,两昌派亲兄弟后人有可能各修入一房。
(6)迓驾麻家寨《姚氏族谱》。
该支人的分迁祖是从万山赶场坝迁入迓驾,胜派与金湾分迁祖胜文是堂兄弟。同期迁入松桃,胜文公先迁世昌乡火连寨,转迁金湾塘,另一支直迁迓驾。金湾塘姚氏是哪房,麻家寨就应该是哪房。在坐的都是修谱行家,一点就明白。然而两次修谱麻家寨姚氏都修入正荣光房下,从而导致用两兄弟后人用两房谱系。麻家寨外迁安顺的姚本德家用正芳公世系,留居麻家寨的族人用正荣公谱系。两兄弟外迁各修入一房,同一支也用两房谱系,这家过分得太离谱了。
(7)清山沟《姚氏族谱》
该支姚氏,从他们现在的资料看,是通辈老太婆携两光派儿子迁居青山沟,通辈祖公去向不明,据说是从“帮洞马鞍山”迁来,05年修谱,在修谱人的提议下,用纸板给通派太婆做了一块祖坟碑,拍照修入家谱。这次修谱,换成木板做碑修谱,作为松桃良珊裔姚氏第二大的一支上千人的家族,就立不起一块石碑?不是吧,而是族人对现有谱系及接房的底气不足、接房是否正确,不敢肯定。2005年、2015年两次修谱都接在正荣公房下,通美公世系。经查阅道光光绪谱,通美世系无该支两位光派分迁祖记录,通美及太婆均死葬原籍,未迁松桃。正确与否大家分析。
(8)迓驾冷水《姚氏族谱》。
该支人居住地实属秀山,但05年参与松桃修谱,也修几正荣公房下,从冷水支谱上记录看,接入的正派下有五个不同姓氏的太婆。能娶五房太婆的家庭,第二代就逃荒,不可思议。道光老谱,正荣公世系也无该支分迁祖通根记录。
以上八支接入正荣公房下,如上长兴街上两支,黄板未核实的二支、未修谱的一支,正大一支松桃共居住了十四支正荣公后人,占据松桃珊裔半边江山,松桃已成正荣公这房第二大本营,队伍不断壮大,再修几轮谱正荣公这房或许会更大?
(9)迓驾坝得《姚氏家谱》
该支人分迁祖是姚通彦,传说通彦公迁来坝得后,留下太婆及一光派儿子,本人返回思州府。2015年修谱,该支人修入正芳公房下,且通彦至正芳世系用字派代替。如果房数正确、世系断代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方法无可非议。把接入这支人正芳公后,依据是什么,也存在 “指驴为马”之嫌疑。
三、松桃良珊后裔发展状况及下步家族事务建议
松桃珊裔最早迁居松桃的是第二轮“通”派,大量迁居的是“光、昌、胜”三代人,人口发展较快的已走至“瑞”派,居住最久的已有16代,大多数在14代左右。人口发展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与同期迁入龙吴杨本姓比较,人口素质呈下降趋势。
1. 解放前与同期迁入的龙吴杨比较
珊裔迁居松桃主要清朝中晚期,历经几代先祖的拓荒,各支人有了安居之地。清朝晚期族人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开始出现武举人、秀才,各支均培育了不少庠生等有文化的社会贤达。部分家庭财富积累跻身于富裕阶层,出现不少“地主”、“大地主”及小型资本家。民国初期构圆姚明波曾任秀山县长,因缴匪斩杀了秀山两姚氏匪徒,其母叫其辞官为民,松桃县城内姚氏姚绍基(本派)曾任国民党松桃党部书记,同期也出了几位黄浦军校生。乡长以上官员及社会贤达层出不穷。
长兴姚氏姚雨珍公在任长兴区长期间,曾斩杀兵痞长江防卫总队兵痞江云斋,治理匪患有方,松桃、秀山、花垣土匪不敢侵犯我姚氏宗亲。民国时期珊裔姚氏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而相同时期迁入松桃定居的龙氏、杨氏、吴氏、即无论在财富还是人才方面,却默默无闻,甚至有的困难到上山为匪,富裕阶层及社会贤达寥寥可数。
2. 解放后的发展现状
1949年以来,经过社会变改,珊裔姚氏的发展有所放缓。与龙氏、吴氏、杨氏相比,人口发展处于相同水平。但族人财富、文化、社会贤达均不如龙吴两姓。
(1)财富远不如龙氏。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各姓氏在经济上均得到发展,然而良珊姚氏并未出现像龙氏亿万富翁,在千万以上财富的龙氏大有人在,而姚氏只有3-4人。
(2)高学历人员及社会贤达不如吴氏。
1949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吴姚二姓均出现1-2人博士级别以上的人才。社会贤达,姚氏低于吴氏,吴氏在国家层面上的司级一人,而姚氏无人。正厅级及以上人员,姚氏2人,吴氏1人,但在正处级人员,吴氏略比姚氏多。
从以上粗线条分析看出,姚氏的发展呈下降趋势,为此,我们认为,松桃良珊姚氏,要向龙山良能良德二裔姚氏、遵义播州姚氏及世姚会,贵州姚会学习。把家族事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培养下一代,提高族人整体素质上来。现提出如下建议:
成立松桃姚氏家族事务管理委员会或者联谊会,负责管理良珊裔家族的各项事务。
联谊会设顾问若干名。
设秘书一名,副秘书5-9人,负责一切家族事务管理。
成员由各支姚氏民主推荐德高望重的宗亲产生,200人以下支系推荐1人,300-500人支系推荐2人,500-1000人推荐2人,2000人以上支系推荐3人,以上人员均无任何报酬,会议费、车旅费、生活费自理。
应该尽快成立奖学、助学基金,工作重点转移到奖学、助学上来。对考起本科以上良珊裔子孙后代学子进行奖励。鼓励带动其他家族孩子好学上进。支助无生活来源的族人子弟,帮助其完成学业。在族人中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姚氏后人,提高良珊裔姚氏后代的整体素质,做出历史性贡献。
松桃长兴姚氏六人著
2016年12月30日
编辑 姚 波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往期回顾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