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通俗解读“姓”与“氏”的区别
家谱热方兴未艾,姓氏联谊、姓氏产业、姓氏商品、姓氏社交、姓氏旅游、姓氏网站等等这些事物的出现,让人们对姓氏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姓氏文化活动中,却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无法解读,比如“为何家谱上都写着《李氏家谱》,却从来没见过《李姓家谱》?”“孔子姓孔,老子为何不姓老?”“为什么古代同姓不结婚,而现代却没有这个规定?”“姓与氏,到底有什么区别?”等等。
人类是从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的。在母系社会,女性占主导地位,“只知其母而不知其亲”,子女都是随母姓,所以古老的姓氏中多是女字旁,“姬”、“姒”、“妫”、“姜”和“嬴”等。
后来进入父系社会,子女开始随父姓。但那时候人们对姓氏不象现在这么严格,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以父亲的名为姓,或者以父亲的官职为姓,封地为姓。
古代人口几乎没有什么流动性,都是随家族居住,所以同姓的人同血源的可能性及大,人们发现同血源者结婚,生育的后代质量没有保障,就慢慢演化为“同姓不通婚”。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增多,一个家族往往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各处,有些分支富贵了,有些分支贫穷了,富贵的分支为了区别贫穷的分支,在保留姓之外,又给自已这一支取一个称号做为标记,这就是氏,先秦时代,人们往往更重视氏。比如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他自称赵政,嬴政这个名字当时的史料上是没有的,是后人对他的称呼。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大家族共同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这就是姓氏学说中的“姓,辨婚姻,氏,明贵贱”。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姓氏制度也出现混乱,秦汉开始,慢慢地姓与氏统一为姓氏,有些家族保留原姓氏,有些家族以氏为姓氏。所以不同的姓氏,可能是同一个祖先。因为氏作为分支的称号,是随意取的,所以不同的家族可能取了同一个字为氏,后来以氏为姓氏后,就可能虽为同一个姓氏,却没有任何血源关系。
古代很多王子或者王侯,他们的后代以“王”为姓氏的很多。古代尤其是汉朝唐朝,赐姓现象普遍,“刘”“李”做为当时的国姓,很多功臣被赐姓刘姓李,特别是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6个李姓政权,因此到现代,李王刘三姓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将近20%。
值得一说的是张姓,虽然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前凉”小国张姓政权,但现代张姓人口却在全国排名第三,比刘姓还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汉朝,张姓人才辈出,如汉初三杰的张良、外交牛人张骞、天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黄巾起义”首领张角张宝等等,张姓形成众多的名门望族,使张姓人口骤增,这就是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
长按三秒识别关注
编辑 姚 波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