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著名画家、教育家姚治华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各地祭舜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著名画家、教育家姚治华

转载 姚彬2021/11/19 12:41:4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世界姚氏文化 10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元气淋漓幛犹湿 真宰上诉天庭泣

――读著名画家、教育家姚治华山水画有感



2001年江泽民接见姚治华


  姚治华 男,1932年9月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黄山写生画院院长、“联合国新闻”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美国传记协会顾问委员会研究员等职。



  

获联合国国际学术艺术大奖


  姚治华教授曾在北京、山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在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肯尼亚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曾获日本水墨画优秀奖、“国际和平文化宝鼎艺术大奖”、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国际世界和平艺术展“国际文化学术奖”、世界和平艺术大展优秀导师奖,并获联合国“阿克特米”大奖、“最高名人奖”,以及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杰出成就奖”。出版有《姚治华画选》、《姚治华山水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姚治华小品画选》等著作,主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材9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教材21本和录像多种。


  我和姚治华同志第一次见面,是在 1988年元月在深圳东湖宾馆的笔会上。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他是湖北孝感人。解放初期即在湖北文联搞美术编辑。1956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


  治华同志的山水画在我的印象中,治华同志是画人物画的,但是现在看到的是那么多的山水画,而又都是那么大气磅礴,墨润淋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给我强烈的感觉是,他的山水画大大地异于常人;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笔墨技法熟练之极,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得心应手,时出新意。由于画家热爱生活,深入生活,除西藏外,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要入境随俗,深入了解那里的风俗人情、山川物理,画他感受最深的东西。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动人。他上峨眉,过三峡,游武当,登庐山,下江南,到海南,11次上黄山,还到四川凉山,青海高原,画了数以千百计的速写稿,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尽了少数民族的生活风情。生活积累极其丰富,可谓胸中丘壑,眼底烟云,万水干山,尽在腕下。所以创作时,乘兴挥毫,信手挥洒,皆成妙笔。



  

姚治华在日本讲学


  在姚治华同志的众多成功的山水画中,可以分成若干系列来欣赏品味.第一类是放笔挥洒、水润墨章、抒情系列,如《庐荡飞鹤》、《洪湖芦荡》、《漓江夜曲》、《秋渡图》、《湖滨饮马》、《漓江晨曲》、《高原情》、《青海牧歌》、《漓江情》、《草原放牧》、《丝路驼铃》、《静静渡口》、《风雨欲来》、《祁连放牧》等等一大批精彩的画幅,都是放笔挥洒,大量用水,水墨淋漓,墨彩交融,以其熟练的技巧,恰倒好处地控制笔路和墨色,达到所要追求的效果,很多画幅,由于大面积的泼墨,水墨色饱满融合,稍施盐粒,形成一种特殊的调子,富有一种浓郁的抒情风味,有的画面恬静幽深,有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呈现出一种悠然意远的境界,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拿《风雨欲来》一画说,地平线压得很低,大片天空被乌云所笼罩,泼墨洒盐的效果,大有风起云涌,“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只留下一段空白,衬托出放牧人使劲拉着牛群往回走。那种“风雨欲来”的气氛发挥得淋漓尽致,观后令人赏叹不止!


  第二类是黄山风景系列。治华同志11次上黄山,参与创办了黄山写生画院,亲自担任院长,可以想见他对黄山的爱恋感情,所画黄山画幅也最多。如《清凉世界》、《旭日》、《云雾朝阳》、《泼墨山水》、《黄山图》、《西峰云涌》、《天门奇观》、《崖岩峥嵘》、《山中雾》、《朝阳》等等。画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力描绘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和它的朝夕阴晴变化,浓妆淡抹、气象万千。值得一提的是《清凉世界》特大横幅,以清凉谷为中心,周围群峰环峙、挺拔峥嵘,层云滚滚,波涛汹涌。这幅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基本是传统方法。是勾皴烘染之后,敷以汉赭、石青、石绿色彩,层层积染的效果,所以显得分外厚重而华滋。由于山峰的浑厚,衬托出云海的十分厚重。这是治华同志运用传统画法的成功范例。《旭日》一画,勾皴极为简练,加阴阳皴染,受光处染以橙黄色调,半轮红日,朝晖的气氛便出来了。这是一种淡装素裹的表现手法,与前一幅《清凉世界》的大青大绿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是浓妆淡抹,都各极其妍。


  第三类是浓墨重彩系列。如《邛海风光》、《驰马》、《飞泉》、《金殿》、《黄果飞瀑》、《原上秋水》、《美姑河畔》、《温泉花溪》、《峥嵘》、《万里长城》、《春水》、《望东海》、《东海日出》、《黎明》、《荒原》等等。这些画不论用墨用色,都显得大气磅礴,有一种威慑力量,撼人心魄。画家用各种手法,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山川面貌和意境。这里有二幅黎明图:一是“油田黎明”,一是“荒原黎明”。前者在极低的地平线上,远近高低的塔架,静静地竖立着,刚刚露脸的晨曦,金黄色光芒与漆黑的大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大地油田的希望之光。而后者“荒原黎明”的画面构图,却与它相反。荒原大地占了主要幅画,天空压得很低,一轮旭日刚刚升起,大放光芒,映得荒原更加漆黑。这荒原也许是煤海或油田,因为初升太阳的照耀,也给人们带来希望。同样的题材,在高明画家的笔下,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达到同一效果。《原上秋水》和《美姑河畔》构图基本一样,但表现手法略有不用。一幅着重浓墨烟云,流泉飞瀑,稍加丹朱,表现出满山秋实的丰收景象;另一幅却是漫山红遍,红的醉人,白云流泉只是衬托了。一样的题材,两种处理手法,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意境。全凭画家一支妙笔,意兴所到,情感所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灵活变化,终成妙品。


  姚治华对石鲁的“以情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以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的艺术箴言,体会最深,运用实践得最好。所以他的画总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出新。他的画除了前面读到的那些风格外,还有一些类似版画的风格。如《东海日出》、《金殿》、《明镜谷》、《雾山牧歌》、《黄果飞瀑》、《温泉花溪》、《春水》等等,完全以浓墨干笔皴擦点缀,再以重彩层层染积;有时笔墨浓重古拙、着色板块鲜明,竟如套色版画的趣味。这跟他搞过版画的创作的影响分不开。在反复观赏治华同志的众多画作中,使我最为倾倒和怦然心动的还有《雨后石岛》、《风雪寒林》、《阳春三月》等作品。《风雪寒林》描写东北雪原的一排高耸的参天树木,在风雪的狂扫中,枝叶更显苍劲。远处雪原上几匹马车在驮运木料,衬托出隆冬的活力。画家似乎不经意地寥寥几笔,纵横斜扫,就把风雪寒林的气氛营造出来了。如此神来之笔,怎不令人惊叹!《阳春三月》,在一排高高的春意醉人的杨柳丛中,透露出汪汪水田和村庄,农村春耕正忙呢。这幅画和其他各画大异其趣,又是一种创新,这其中似乎也有一点可染先生的味道。


  最后我要谈谈《雨后石岛》这幅压卷之作,这是最获我心的一幅画。在满天乌云的隙缝处太阳光透射出来,照射在岛上工厂烟卤上和港湾停泊的船上,是那样的耀眼明亮,给人一种雨过天晴,清新舒畅的快感。“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画家运用西画的手法,把视线压得很低,整个石岛工厂和大海只占画面的四分之一,天空占了四分之三,显得那么的高旷辽阔,大笔横扫的乌云,湿漉漉地与金黄色的万道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又那么融洽和谐。没有高妙的技巧和熟练的笔墨功夫,是很难取得如此效果的。这是洋为中用、国画创新的最好例证之一。纵览姚治华同志这些绝妙佳作,总的感觉是,他把中国画的水墨技法,发挥到了极致,横涂竖抹,恣意挥洒,大气磅礴,水墨淋漓;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浓淡合板,气势豪雄。我想借用杜甫的两句诗:“元气淋漓幛犹湿,真宰上诉天庭泣”来概括它,是最恰当不过的。


《姚治华小品画选》自序

姚治华


  先后几次赴日本讲学、举办画展,学生和朋友拿来日本生产的小镜片让我作画,试了几张,感到画起来很顺手了,笔墨色彩都不失单张宣纸的韵味。于是我对用镜片作画产生了一些兴趣。每次讲学回国,日本画友都送我一些镜片。画大画需要集中完整的时间,而小镜片作画,只要“意在笔先”,构思好了,以较短的时间,即兴写来,一气呵成,便可尽情尽兴,颇为惬意。这里选入的百幅山水小品画作就是近年来在这样一种情致下诞生的。

  离休以后,我“自由”了,时间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我充分利用了这个时机外出采风。除西藏以外,我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祁连山粗犷的高原风光,戈壁滩上的丝路驼铃,西双版纳晨雾的婀娜多姿,黄山千变万化的奇峰异石,滩江的秋波春意……,都尽收眼底。我五次踏访西北大草原,十一次攀登黄山。在我的写生速写本和照片集里,我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资源。说不清有多少美丽动人的画面,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涌动、萦绕,促使我去歌颂去表现。近十年来我不但涉足国内的大好河山,而且应国外讲学、访问、举办画展的邀请,我也曾有机会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二十多个国家参观考察,进一步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对东西方艺术的认识,坚定了艺术上追求的方向和道路。我决意在有生之年,把我的学识修养、绘画技法和生活素材很好地结合起来,画出一批作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了实现这一愿意,我将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创造。

  已近七十岁了,总感自己的作品尚不成熟,不敢轻易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热心的朋友劝我:“人生七十已算古来稀了,你的作品无论是大画小画,也应该统统拿出来和观众见见面呀!”聆听朋友的一席话,我有意在七十岁生日之际,将部分大小画作以出画册、举办画展等形式问世,敬请专家和观众评说。将一百幅小镜片画作按照原大编印成这本画集,也正是出于这种初衷。同时,这些作品都是我多年追求探索的一部分成果,将它们公开出版,也可以作为我永久的留念。




姚治华:中国画发展不能靠价格炒作


  “艺”在“术”之前,艺术不等于是技术,“艺”是修养、内功,画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内在修为,术才是纯熟的技术,两者结合好才能画好画。


▲姚治华近照。

  浦奕安

  近段时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艺术品投资中的中国画却如春梅独秀,价格在春拍中屡创新高,一直延续到6月2日晚的保利春拍,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根据毛泽东诗意创作的朱砂画《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成为今春单品成交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品。

  一时间,李可染似乎成为现当代中国画拍卖市场的风向标。李可染先生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多年,桃李众多,姚治华是其中一个嫡传弟子。他的山水画创作深受恩师李可染影响。

  “中国画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

  姚治华回忆,李可染对于中国画的基本功非常重视,刚进中央美院时,可染恩师便提出了四个“要”来修炼基本功,即“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诗人的感情和杂技家的本领”。

  所以,他在多年的创作和中国画教学中,非常注重这四者的融会贯通。

  姚治华认真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艺术家,必须具备一个内功和外功相结合的全面素养。中国画的美学包含在哲学范畴内,创作者认识问题应懂得辩证法,细致观察和看清事物的本质。

  “有些人在创作时标新立异,尽想着创新,把丑当美,对于中国画来说是不对的。”姚治华不无焦急地说。他认为,中国和西方不一样,中国从孔孟以来的哲学思想,是反映道德高尚为主。而西方则以奇特、裸露为美,学习中国画时需要辩证去看待这些问题。

  姚治华一直注重中国画基本功的培养和修炼,他觉得现在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画不像西方油画那样需要勤练基本功,可以凭感觉去画,那是完全错误的。

  他进而徐徐道来:“中国画讲究天人合一,黑与白、疏与密的创作规律,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姚治华边画着一张册页小画边和记者讲解,你看这画上的马,寥寥几笔却各有不同,虽然自己没有亲历草原,但多次的写生观察早已把马的各种情态烂熟于心,根据多年内功积累和创作时的感觉,才能逐渐画出意境,抓住画的灵魂。

  “好的艺术家其实都有一颗哲学家的头脑,我退休后去过多个西方美术馆,看到无论是现代派和印象派绘画,无论是凡·高还是莫奈,他们都是一个哲学家在作画。“姚治华说。

  退休后的姚治华,尽管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依然不时去写生,功课甚至做到国外,寻找新的灵感,也喜欢和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新闻专业的夫人谈论天下大事。在画画之余,他还经常涉猎别的艺术门类。“比如我去看芭蕾舞,西方的形体艺术所带来的动态之美,会激发我新的创作灵感。我没有刻意去融合,但西方各种艺术对于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说。

  “无法之法,是为至法”

  姚志华清晰地记得恩师李可染所言:“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他说,画画除了内功的修炼,方法、技术的修为也非常重要。

  “要练出胆量,熟练了,才不怕。比如前几天上合组织第十二次峰会演出上,杂技演员上演的空轴,非纯熟则不能。”他认为,中国的戏曲、舞蹈、绘画等艺术的技法得讲究一个循序渐“熟”的过程,最终到达“无法”的境界,“无法之法,是为至法”。

  所以说,中国画的创作,其灵魂便是内功和外功的有机结合,要用“魂”去抓住人、打动人、吸引人。姚治华感慨:“依意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依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他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画了那么多年的画,但还是没有像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等名师那样形成自己的风格。

  “先抓住画画的魂吧,尽量做到胸中有丘壑。通过创作去提取精华,表达我对于自然界万物的认识和感受。如是足矣。”姚治华这样总结自己。

  “死练中国画最多成画匠”

  姚治华把生活看做自己作画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认为,任何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是无本之源。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有所区别,需要去大量的名山大川写生再创作。

  “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艺术不是魔术,不能单单凭借巧合、单纯模仿自然现象。要经过画家认识和提炼,要集中、典型、提高生活,这才是画家的本领。”姚治华感慨。

  他告诉记者,在生活中画梅、兰、竹、菊的比比皆是,可是最后能成气候的为什么就不多?“艺”在“术”之前,艺术不等于是技术,“艺”是修养、内功,画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内在修为,术才是纯熟的技术,两者结合好才能画好画。

  “现在有不少画家在走极端,只知道死练画,最多成为故宫里那些临摹古画的匠人,一辈子成不了大家!”姚治华掷地有声地说。

  姚治华对他的弟子就很注重“艺”和“术”的结合,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比如最近,他的弟子,十年里游历三峡700多次的“画三峡专家”郑碎孟就补景完成了2001年6月,秦岭云、姚治华合画李白的“三峡早发白帝城”诗意画作。

  “我的画作从不直接进拍卖市场”

  姚治华和很多老一辈的画家有所接触,深刻体悟到他们的信念。关于中国画的未来,他认为,一定要在中国画传统基础上发展,决不能脱离。“学习传统,就像春蚕抽丝,绕进去成了里面,有的人进去就成了蛹,有的变成飞蛾,对传统,要咬出来。”他说。

  姚治华用李可染先生的话来解释,学习传统和自我创新之间应该是“最大功力打进去,最大功力打出来”。学习理解中国画的传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要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造,才有出息。学习西方很重要,但中国画一定要是自己的血液,血型不能变。要汲取各方营养变为自己的血液,但不能混血。

  经过多年市场磨炼,姚治华的作品从不与任何拍卖公司合作,也没有团队运营。1997年,他邀请赵朴初、关山月等22位当代名家一同创作的画作《和平颂》,则拍出过5000万元的高价。

  姚治华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我不在意今天我的画能卖多少钱,有多少市场和多少人来关注。我的画作从不直接进拍卖市场。有的画家,通过一些炒作方式,把画作提高到一定价格,当随着时间流逝和市场检验,慢慢就会下来的。”他露出了一个红润光泽的笑容:“到那时候,可就不好看咯。”


姚治华山水作品


情诗画

杨坤墀


  经民族出版社总编推荐。我拜访了画坛名家姚治华。初见姚治华给人感觉,善良、纯朴、大方、好客,气度非凡。通过几次接触交谈拜读姚治华画作和有关评论,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犹如回归自然和进入仙境。他的艺术特色与众不同。他追求的回归自然和传统的诗意,世有着西方先进艺术的思想: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对应关系中人不断地发现和关照自己,既关照人生,也关照匳史,这是中国艺术家“天人合一”的重要美学思想,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我国历代不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是这一美学思想的本质体现,姚治华先生做到了真是了不起。

  姚治华先生,为人随和谦逊,平易近人,胸怀豁达,视野宽阔,低调,江泽民主席曾两次接见,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当代大师,但他从不炫耀和张扬自己,总是勤奋在创作上。真是名师出高徒,姚治华用他的作品回报了社会,报答了老师,可喜可贺。

  姚治华先生注重写实,注重写生,注重中西融合。这种折衷中西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广泛体现,与姚治华老师在一起感到他虽然年过花甲,却朝气蓬勃身强体壮,这与他喜欢游山川的性格分不开。他的足迹踏遍中国西北、东南的名山大川,中原的山山水水皆留下了足印,黄山更是让他十一次造访,北美的河山,东南亚的胜景山村,也留下了他的不少足迹。每到一处他便展纸开砚,席地写生,写生稿一叠一叠,其中有些已汇编成册。这些写生稿本身就是一幅幅绝妙的来自生活之师的造化及他的心灵直现的精品,又是他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源源不绝的素材。从生活中来。细致深入观察生活,在其很多画中,都充分体现他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发现。所以他的作品常画常新。每一作品都有清新的意趣,而不是老一套的重复。这同他重视写生与生活有莫大的关系。

  姚治华的作品尤其山水画中。壑岭崇山,绿葱层林流瀑村野中,皆透出一种大地宇宙不息之气派。用笔意境天趣朴拙在陶醉于其艺术笔墨美感之余,在流连其精技巧的同时深深体会到其涵藏于画作中的宽博情怀,对万物,对天地,对人间的关爱之心,透现于笔墨、线条、墨色、色彩之中;再加之书法题画款式的拙辣,博大深厚,宇宙,人生多姿,在其山山水水,花花木木中,体现一种对万物的情趣:情怀的人文精神。澄怀观道,其画涵覆盖一种至大与至广。而这种人文精神是从画面上给人的一种感悟,不是通过理性,生套的哲理说出来,而是在画作上通过生机蓬勃的万物发出来的。

  姚治华1932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北京市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等职。曾在北京、山西、山东、海南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在美、法日、澳、韩国举办个人展和讲学。曾荣获国际和平文化宝鼎艺术大赏奖,三次擭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文化学术奖”、“世界和平学术国际艺术奖”及世界名人大奖,以及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杰出成就奖。(文/杨坤墀)

长按三秒识别关注

编辑 姚 波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