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第三届深圳国际舜帝德孝文化旅游节【舜节】
深圳国际舜文化产业博览会【舜博会】
舜帝祭典【祭舜大典】(国家级非遗产名录)
舜博会【世姚会纪录片】开机启动仪式
家风——德孝文化最接地气的载体
作者:姚泽嘉,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
承蒙第三届深圳国际舜帝德孝文化旅游节博览会的邀请,我很荣幸参加这个难得的盛会,并向在座的专家学者们学习、交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德孝文化,以及构成德孝文化载体的家族家风。借这个机会谈谈我们在践行德孝文化的一点体会。
一、家族家风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他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藏了中华民族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几千年来,饱经沧桑磨难的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至今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千古奇观,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基因的、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华夏子孙身上的孝道、团结、奋斗的道德情操,孕育了以家族(家庭)为单元,家风、家训、家规为载体的德孝文化。它字字珠玑,句句警示,默默地滋养了每个家庭,它一脉相承,融入了家庭每个成员的血脉,家风家教成了每个家族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它无言地在诉说着家族文化的源流和厚重,可称得上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
上下五千年,古往今来,家族家风最能体现的就是“德、孝”二字。德是人的本性,家国情怀、德高望重;孝是行为规范,是感恩乐善。历史上古圣先贤,伟人俊杰们都特别注重孝道的培养。譬如:孔子论“孝”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的《朱子家训》“……子所贵者,孝也”。
曾国藩更是以《家书》要求后辈一生铭记此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近代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战争年代艰苦朴素,身先士卒,在和平时期率先垂范,有持家严,教子严,律己严的“三严”,同时,毛泽东主席为家风定了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在亲情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上,他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为全党、全国人民作表率,他要求全党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中央驻地中南海他亲笔题写的金光闪闪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屹立于大门口,在时刻昭示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古人云:“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家风教育上堪称一代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他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中对家庭、家风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关注,特别强调:“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风是一个精神内核”,这也告诫我们:“一个家庭能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其关键性因素就是这个家庭里的家风相传问题,在家风的传承上,家训、家规、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家教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这就说明:一个家族或家庭,能坚持按家训、家规、家教去规范每一个成员,久而久之,这个家族或家庭就会形成一股独特的“家风”,成为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家是最小国,国乃千万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就当代中国精神层面而言,“家”就是这个“根”,“家”就是这个“源”。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它告诉人们,家风正气在于言传身教。中国古代流传脍炙人口的警示家训,“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
范仲淹: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心坚守,成家种善根。
可见家族家风古今往来一脉相承,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如粒粒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这就是家族文化、德孝文化、传统文化的圆融贯通,相互相成,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2、 德孝文化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现实意义。
德孝文化之源在舜帝。他老人家一生以道德仁孝为人本,开创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先河,深受海内外华夏子孙的尊崇和敬仰。孟子称其为大孝,历代尊其为“道德始祖”、“文明之元”、“百孝之尊”。他所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的农耕时代,从幼年起屡遭坎坷,其父、继母及弟屡次加害,舜以孝悌之心逆来顺受,恭敬父母,友爱其弟。20岁就以孝闻名,终于感化父母及兄弟。舜帝以德行天下,孝感天地,凡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他的威望和能力受到国人的认可,也成了历史上首位受禅让得帝位的圣君”。其治国之道,推行德政,广开言路,言传身教,举贤任能,制订律令,以天下为公;朝政清明,天下大治久安,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后人推崇为虞舜盛世。史书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四书五经中庸篇载:“舜其大孝,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传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舜帝这种只为苍生不为身的高尚品德,他以“天下一人饥则吾饥,天下一人寒则吾寒”的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与今天的“尚德、民主、文明、和谐以及文化核心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在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及经济建设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努力践行德孝文化,弘扬好家风活动。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于2013年正式成立,目的是联谊海内外姚氏宗亲,作为寻根问祖、汇聚乡亲、弘扬德孝文化的纽带。我们多次举办“舜帝德孝文化研讨会”、“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多年来,开展扶贫济困,每年资助姚氏宗亲贫困家庭考上大学的学子部分费用,并在微信群上发动姚氏宗亲为重病贫困家庭捐资,发动宗亲开展族谱续修工作。
所作的工作获得海内外宗亲的一致好评,受到羊城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汕头日报及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关注、报道。我们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在实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潮汕姚氏历代人才辈出,明代潮中姚氏三君子,史称“潮中三凤”。即:顺天府治中、抚州府通判姚琛,南京兵部郎中举人姚瑷,南京户部主事、广西参议、进士姚绍。这三位明代贤臣,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明代立有“潮中三凤坊”“京闱解元坊”、“甲第元魁坊”纪念姚氏三君子。
姚琛刚出任江西抚州通判,便以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在任9年因政绩显著,擢升顺天府治中,受到朝廷重用。
姚瑷,幼年与从兄姚琛同窗,明天顺六年中举人。姚瑷为官刚直不阿,为革除武官世袭吏弊,大胆直书,坦陈个人观点,受到朝廷褒奖。
姚绍,明天顺六年,中举人。成化十四年,中进士。姚绍传承清正廉明家风,勤政爱民。三君子为明代潮汕地区杰出的历史人物,据史料记载,三人致仕时,无一例外都是“囊无余物,惟书籍旧衣而已”,其清廉可见一斑。
这就是家族文化、德孝文化、传统文化的圆融贯通,相互相成,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姚氏大宗祠及“明代三君子墓”于2011年被汕头市政府获批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6年被汕头市文明委评为“示范文化祠堂”、“汕头市潮阳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旧址”。
姚氏大宗祠一直以来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各方面建设,举办经常性的舜帝德孝文化研讨活动。
今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舜帝德孝文化精神,记祖训,扬家风,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我们舜裔姚氏的新贡献。
谢谢大家!
2022年1月7日
自定义html广告位